Categories
風水玄學

李陽冰《三墳記》篆書之美 | 學篆書必臨《三墳記》 | 《三墳記》臨帖技巧分享

最近在書法圈掀起一波討論熱潮的《三坟记》,其實是唐代篆書大家李陽冰的代表作之一。這塊現藏於西安碑林的石碑,不僅是研究唐代書法的重要文物,更是兩岸書法愛好者臨摹的經典範本。說起這塊碑的來歷可不簡單,它記載了李曜卿三兄弟的事蹟,字體端莊秀麗,筆畫圓潤流暢,被後世譽為”玉箸篆”的典範。

李陽冰的篆書在唐代可說是獨樹一幟,他繼承秦代小篆的傳統,又加入自己的創新。《三坟记》每個字都像是精心雕琢的藝術品,線條勻稱優美,結構嚴謹又不失靈動。難怪現在市面上出現這麼多相關的臨摹字帖,像是中國書店出版的《李陽冰三墳記.城隍廟碑》,或是安徽美術的版本,都成為書法學習者的必備教材。

版本資訊 出版社 特色
中華碑帖精粹 中國書店 高清印刷,附詳細解說
歷代名家碑帖經典 安徽美術出版社 包含城隍廟碑對照
臨古開新共書輝煌特展 西安碑林博物館 海峽兩岸書法家臨摹作品展示

臨寫《三坟记》最有趣的地方在於,你能感受到李陽冰如何將篆書的規矩與個人風格完美結合。比如”之”字的轉折處特別圓潤,”人”字的撇捺又帶點俏皮的弧度。不少書法老師都建議從這塊碑入手學習篆書,因為它的筆畫清晰易辨,結構也相對規整,很適合初學者掌握基本筆法。

現在網路上的高清圖檔讓學習更方便了,不用大老遠跑到西安就能仔細研究每個字的細節。有些書法社群還會定期舉辦《三坟记》臨摹比賽,看到兩岸的書法愛好者用不同風格詮釋同一個碑文,真的是很有意思的文化交流。不過要提醒想臨摹的朋友,最好先從原碑拓本開始,等掌握基本筆法後,再參考現代書法家的臨摹作品。

三坟记

李陽冰是誰?三墳記背後的神秘書法家

講到唐代書法,大家第一個想到的可能是顏真卿、柳公權這些大咖,但其實有個低調卻超厲害的人物——李陽冰。這位老兄雖然名氣沒那麼響亮,卻是篆書界的隱藏版高手,特別是他寫的《三墳記》,根本就是篆書教科書等級的作品。李陽冰活躍在唐玄宗時期,跟李白還是親戚(李白喊他叔),這種文青家族的血統果然不簡單。

想知道您2025年的運勢嗎?

免費線上占卜,查看您的本年運程,掌握未來發展!

免費AI八字算命排盤

李陽冰最狂的地方在於他把篆書玩出新高度,別人寫篆書都規規矩矩,他老兄卻能寫得既古典又有自己的味道。《三墳記》這塊碑文就是他篆書的代表作,線條那個流暢啊,結構那個穩啊,看過的都說根本是「鐵線篆」的極致表現。有趣的是,這塊碑現在藏在西安碑林,去朝聖的時候記得找找看!

李陽冰小檔案 內容
活躍年代 唐玄宗時期(約8世紀)
代表作品 《三墳記》、《謙卦碑》
書法特色 鐵線篆、線條勻稱有力
特殊事蹟 李白族叔、曾為李白編集詩文

說到李陽冰的八卦,最有名的就是他跟李白的關係。當時李白在當塗掛掉,就是李陽冰幫忙整理他的詩稿,這才讓詩仙的作品沒散佚。而且啊,李陽冰不只書法強,官也做得不錯,當過縉雲縣令、當塗縣令,根本是文武全才。他寫字有個怪癖,喜歡在石碑上直接刻字,據說這樣才能保持筆勢的力道,這種堅持在現代根本是工匠精神的代表。

《三墳記》這作品背後其實藏著不少秘密,有人說內容跟古代三皇傳說有關,也有人覺得是李陽冰在炫技。碑文總共24行,每行20字,字字都像用尺量過一樣工整,但細看又充滿動感。現在故宮博物院偶爾會展出拓本,下次展出的時候真的該去親眼看看,這種等級的篆書在現代幾乎找不到人能超越了。

三墳記何時誕生?唐代篆書的黃金年代

講到唐代書法,大家第一個想到的可能是楷書大家顏真卿、柳公權,但其實唐代篆書也有過一段輝煌時期。三墳記何時誕生?唐代篆書的黃金年代這個問題,要從開元年間說起。這塊由李陽冰所書的碑刻,不僅是唐代篆書代表作,更見證了當時文人對古文字研究的熱情。李陽冰被譽為「李斯之後,一人而已」,他的篆書線條圓潤流暢,結構嚴謹,完全跳脫了秦漢篆書的呆板印象。

唐代篆書之所以能達到高峰,跟當時的文化環境密不可分。朝廷重視文字學,設有專門的「小學」教授篆籀之學,連科舉考試都要考《說文解字》。李陽冰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將篆書藝術推向新境界。除了《三墳記》,他的《謙卦碑》、《縉雲城隍廟記》也都是傳世名作。

作品名稱 創作年代 現存地點 藝術特色
三墳記 約開元年間 西安碑林 線條圓勁,結構疏密有致
謙卦碑 大曆年間 浙江縉雲 筆畫纖細流暢,布局嚴謹
縉雲城隍廟記 大曆年間 浙江縉雲 字體方正,氣勢雄渾

說到《三墳記》的具體創作時間,學界普遍認為是在唐玄宗開元年間(713-741年)。這塊碑刻內容記載了李氏三祖的墳塋修葺事宜,原本立在河南,後來遷至西安碑林保存。有趣的是,李陽冰在碑文中特別強調自己「篆籀之學,獨步當代」,可見他對自己的篆書造詣相當自信。這種自信不是沒有道理,因為就連顏真卿寫碑文時,也常請他題寫碑額。

唐代篆書的發展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實用性與藝術性並重。除了碑刻,當時的官印、錢幣、鏡銘等日常用品上也常見篆書。這種風氣一直延續到晚唐,直到五代戰亂才逐漸式微。不過李陽冰的影響力並未消失,宋代徐鉉、元代趙孟頫等人都曾學習他的篆法,可見唐代篆書藝術的生命力有多麼持久。

三坟记

最近好多人在問「三墳記到底寫了什麼?碑文內容大解析」,這塊唐朝李陽冰寫的篆書碑文真的超有意思的啦!雖然現在原碑已經看不到了,但從拓本跟史料來看,這塊碑主要是記載李適之家族三代祖先的事蹟,算是當時很常見的家族紀念碑。不過特別的是,李陽冰用超漂亮的篆書寫成,讓這塊碑在書法史上超級重要。

三墳記的內容其實就是典型的唐代墓誌銘風格,主要分成幾個部分:

段落 內容重點 特色
開頭 交代立碑緣由 用典雅的駢文寫成
中間 記述三代祖先事蹟 包含官職、德行等
結尾 表達追思之情 常用感嘆句式

仔細看碑文內容會發現,裡面寫到李適之的曾祖父、祖父跟父親三代,都是當過官的讀書人。特別強調他們「以孝聞」、「以廉稱」這些傳統美德,完全就是唐代士大夫家庭的標準寫法。不過最厲害的是李陽冰的字,每個篆書筆畫都超工整,轉折處又很流暢,難怪會被當成學習篆書的範本。

碑文裡還有些細節滿有趣的,像是提到李適之父親「歷官清要」,這在唐代就是指那些地位高但沒實權的官職。還有寫到祖先「葬於某原」,這種模糊寫法其實是唐代墓誌的慣例,可能是為了防盜墓。這些小地方都能看出當時的社會文化,讀起來真的會上癮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