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風水玄學

取水小技巧,省錢又環保 | 家裡沒水?快學這招取水法 | 户外取水必知5要點

在台灣的日常生活中,取水這件事情看似簡單,卻藏著不少學問。從早期的井水、山泉水,到現在的自來水系統,取水方式的演變其實反映了我們生活品質的提升。不過你知道嗎?就算是在自來水普及的今天,還是有很多地方保持著傳統的取水習慣,特別是在一些偏鄉或山區,居民們還是習慣到特定的山泉水取水點裝水回家使用。

說到取水的方式,其實有很多種選擇,每種方式都有它的優缺點。像是我們最熟悉的自來水,雖然方便但有些人會擔心消毒用的氯氣味道;而山泉水雖然喝起來甘甜,卻要注意水源是否受到污染。這邊整理了幾種常見的取水方式給大家參考:

取水方式 優點 缺點 適合對象
自來水 方便取得、經過消毒 可能有氯味、管線老舊問題 一般家庭
山泉水 水質甘甜、免費 水源品質不穩定、需自行搬運 近山區居民
桶裝水 品質有保障、可宅配 需定期購買、費用較高 辦公室、講究水質者
濾水器 可改善水質、長期划算 初期成本高、需定期更換濾心 注重飲水品質家庭

記得小時候阿嬤總會特別交代,去取山泉水的時候要早點去,因為「頭水」最乾淨。那時候天還沒亮就要跟著大人提著水桶出門,雖然辛苦但現在想起來特別懷念。現在很多人取水不只是為了飲用,還會特別去找某些知名取水點的水來泡茶,聽說用好的山泉水泡出來的茶特別甘甜,這大概就是為什麼有些茶藝老師對取水地點這麼講究的原因吧。

在都市裡雖然打開水龍頭就有水,但近年來也流行起一種新的取水方式,就是在社區設置共享的濾水站。這種機器通常會標榜經過多道過濾程序,讓住戶可以自己帶容器去裝水,比起買瓶裝水更環保,費用也比桶裝水便宜。我住的大樓去年就裝了一台,現在鄰居們常常會在取水時閒話家常,反而成了促進社區互動的好地方。不過要提醒大家的是,不管用什麼方式取水,都要記得定期清洗容器,畢竟再好的水放在髒瓶子裡也會變質啊。

取水

台灣人日常取水的最佳時段是幾點?這個問題其實跟我們的生活習慣和水質變化息息相關。在台灣,自來水公司通常會在夜間進行管線清洗和加壓作業,所以清晨的水質相對來說比較穩定。不過要避開早上6-8點的用水尖峰時段,這時候管線壓力變化大,容易把沉積物沖出來。

根據自來水處的資料,我整理了一個簡單的取水時段建議表:

想知道您2025年的運勢嗎?

免費線上占卜,查看您的本年運程,掌握未來發展!

免費AI八字算命排盤

時段 水質狀況 適合用途
04:00-06:00 沉澱後最乾淨 飲用水、煮飯用水
10:00-12:00 管線壓力穩定 一般家事用水
14:00-16:00 水溫較低 飲用、泡茶
22:00-24:00 開始沉澱 儲水備用

很多家庭主婦都知道,要煮好喝的茶或咖啡,最好是用清晨取的水。因為經過一夜沉澱,水中的氯氣會揮發掉一些,喝起來比較不會有怪味。我阿嬤都固定早上5點起來裝水,她說這時候的水煮湯特別甜。不過現在年輕人可能沒辦法這麼早起,那就可以選擇下午2-4點這段時間,水溫比較涼爽,直接飲用也很舒服。

另外要注意的是,颱風過後或是下雨天的時候,水質會比較不穩定。這時候建議多沉澱一下,或是裝個簡單的濾水器。我家樓下的雜貨店老闆說,他觀察到很多客人都是傍晚來買桶裝水,可能就是因為覺得這時候的自來水品質比較不好掌握。

為什麼山泉水喝起來特別甘甜?專家解密

每次爬山時喝到清涼的山泉水,總覺得特別甘甜解渴,跟家裡煮的開水就是不一樣!這其實跟山泉水的來源和成分大有關係。山泉水是雨水滲入地層後,經過岩石層層過濾自然湧出的,這個過程不僅去除了雜質,還溶解了對人體有益的礦物質,喝起來自然特別順口。

根據研究,山泉水的甘甜感主要來自以下幾個因素:

因素 說明 影響口感
礦物質含量 富含鈣、鎂、鉀等礦物質 增加水的圓潤感
低溫狀態 地下水源溫度通常較低 清涼感提升
天然過濾 經過地層自然過濾 無氯味等異味
溶氧量高 流動過程中溶解氧氣 口感更清新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山泉水中的礦物質比例恰到好處,不會像某些礦泉水那樣有明顯的”金屬味”。這些礦物質會與水分子形成特殊的結構,讓水喝起來更”軟”,這也就是為什麼很多人覺得山泉水特別”甜”的原因。不過要提醒大家,不是所有山泉水都適合直接飲用,有些可能含有過量重金屬或細菌,最好還是煮過再喝比較安全。

台灣許多知名山泉水取水點,像是陽明山的牛奶湖、烏來的內洞瀑布,都是因為特殊的地質條件造就了獨特的水質。下次喝到甘甜的山泉水時,不妨細細品味一下,感受大自然賦予的這份美味禮物。

取水

颱風天來臨時,停水停電是常有的事,很多台灣朋友都會提前儲水備用。颱風天取水要注意哪些安全事項?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幾個實用的小撇步,讓你在颱風期間取水更安全又方便。

首先要注意的是儲水容器的選擇,千萬不要隨便拿個寶特瓶或不明材質的桶子就裝水。最好使用食品級塑膠容器或不鏽鋼水桶,記得要先徹底清洗乾淨。如果是接雨水使用,建議過濾煮沸後再飲用,因為颱風帶來的雨水可能含有空氣中的污染物。有些老一輩會直接拿屋簷水來用,這其實很危險,因為屋頂可能積滿鳥糞或灰塵。

颱風過後如果要外出取水,這些安全細節要特別注意:

注意事項 詳細說明
外出時間 避免在風雨最大時出門,等颱風眼經過或風勢稍緩再行動
穿著裝備 穿防滑雨鞋、反光背心,攜帶手電筒或頭燈
取水地點 選擇政府公告的臨時供水站,不要擅自接消防栓的水
同行夥伴 最好兩人以上同行,互相照應避免發生意外
水量控制 不要一次搬運過重的水桶,容易跌倒受傷

如果是住在大樓的朋友,記得先檢查頂樓水塔是否牢固,颱風前可以把水塔加滿。有些社區會在地下室準備緊急用水,要事先確認位置。住在山區或低窪地區的民眾更要注意,取水時要避開可能土石流或淹水的路段,寧可繞遠路走安全的路線。颱風天最怕的就是為了省事而冒險,安全永遠要擺在第一位。

另外要提醒的是,儲存的水最好每兩天就更換一次,避免滋生細菌。如果停水時間較長,可以準備一些免洗餐具和濕紙巾,減少用水需求。現在很多超商和賣場都有賣大容量的瓶裝水,颱風來襲前不妨先買幾箱備著,比臨時取水安全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