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裡那張壞掉的椅子就這麼擱在角落已經兩個禮拜了,每次經過都會被它歪斜的椅腳絆到。這張從IKEA買來的白色餐椅,當初可是陪我們度過無數個晚餐時光,現在卻像個退休老兵一樣,靜靜地靠在牆邊等待被處置。
其實修椅子沒想像中那麼難,只要準備簡單工具就能搞定。我上網查了資料,發現常見的椅子問題不外乎這幾種:
問題類型 | 可能原因 | 解決方法 |
---|---|---|
椅腳不穩 | 螺絲鬆脫或木榫斷裂 | 鎖緊螺絲或更換木榫 |
坐墊破損 | 泡棉老化或布料磨損 | 重新包布或更換整塊坐墊 |
靠背斷裂 | 木材裂開或接合處脫落 | 使用木工膠黏合或加裝金屬支架 |
記得上次去逛特力屋時,看到他們賣的DIY修椅工具組才199元,裡面包含各種尺寸的木榫和專用膠水。店員阿明還很熱心地教我怎麼分辨椅腳接合處的榫頭類型,他說現在很多人都直接把舊椅子丟掉,其實稍微整理一下就能再用好幾年。
我媽常說我們這代人都太浪費,她那個年代連藤編椅斷了都會自己補。前陣子巷口那家老傢俱行老闆還展示過他用廢棄椅腳改造的花架,看起來超有質感。現在想想,與其上網買新椅子,不如先把這張修好,畢竟它承載了太多家庭回憶。不過說真的,要動手前得先找時間把工具準備齊全,不然又要像上次那樣做到一半發現缺東缺西的。
「誰該負責修壞掉的椅子?租屋族必看權益指南」這個問題相信困擾過不少租屋族。在台灣租房子,傢俱壞掉時常常會跟房東上演「責任歸屬羅生門」,尤其是椅子這種每天都要用的東西,到底該誰出錢修?今天就來幫大家釐清常見狀況,讓你下次遇到時能理直氣壯跟房東溝通!
首先要注意的是合約內容,通常租約裡會寫明「附屬設備清單」,這份清單就像傢俱的身分證。如果椅子當初是房東提供的,而且清單上有記載,原則上自然損壞就該由房東負責修理。但如果是你自己搬進來後買的椅子,或是人為弄壞(比如說椅子腳被你家的毛小孩啃爛),那當然要自己認賠啦!
下面這個表格幫大家快速判斷常見情況:
狀況類型 | 責任歸屬 | 備註 |
---|---|---|
自然老化損壞(如:椅腳螺絲鬆脫) | 房東 | 需提供當初點交清單 |
租客不當使用導致損壞 | 租客 | 建議拍照存證 |
未記載於租約的傢俱 | 視個案認定 | 最好搬入時就拍照記錄 |
消耗品損壞(如:辦公椅氣壓棒) | 通常房東 | 但部分房東會要求分攤 |
遇到爭議時,記得先翻出當初簽的租賃契約對照,很多糾紛其實都是因為雙方對合約認知不同。如果房東堅持不修,可以委婉提醒根據《民法》第429條,房屋出租人負有修繕義務。不過現實中很多房東會用「押金扣抵」的方式處理,這時候就要評估修理費是否值得動用押金了。
平常養成好習慣也很重要,建議入住時就把所有傢俱狀況拍照存證,LINE對話也要記得備份。曾經有網友遇到房東說「椅子本來就是壞的」,還好他有當初點交時拍的影片,才沒被冤枉。另外像是IKEA這種平價傢俱,其實自己買零件來換也不貴,有時候與其跟房東吵半天,不如花點小錢省麻煩啦!
什麼時候該淘汰壞掉的椅子?安全使用年限大公開
家裡那把搖搖晃晃的椅子到底還能不能坐?其實椅子的壽命比你想像中短很多耶!很多人都是坐到整個散架才肯換,但這樣真的很危險。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怎麼判斷椅子該退休了,還有不同材質椅子的使用年限,讓你坐得安心又舒服。
先說最常見的狀況,當你發現椅子開始發出怪聲、搖晃不穩,或是表面出現明顯裂痕時,就該提高警覺了。特別是那種會「自動幫你按摩」的椅子(笑),根本是在提醒你它快不行了啦!另外像是辦公椅的氣壓棒如果會慢慢下沉,或是旋轉不順暢,也都是該換的徵兆。
這邊整理一個簡單的表格,讓大家參考不同材質椅子的建議使用年限:
材質類型 | 一般使用年限 | 高頻率使用年限 |
---|---|---|
塑膠椅 | 3-5年 | 1-2年 |
木製椅 | 8-10年 | 5-7年 |
金屬骨架辦公椅 | 5-7年 | 3-5年 |
皮質沙發椅 | 7-10年 | 4-6年 |
要注意這些年限會因為使用環境和保養狀況有所不同。比如說放在陽台的塑膠椅,經過日曬雨淋可能1年就脆化了;而常被小孩當跳跳馬的椅子,壽命也會大打折扣。我家之前有張餐椅就是被小朋友當玩具,結果提早退休(哭)。
平常保養也很重要喔!木頭椅子要定期上油,皮椅要清潔保養,這樣才能延長使用壽命。但就算保養得再好,用了十幾年的椅子還是建議檢查一下結構安全性,畢竟我們都不想坐著坐著突然「碰」一聲對吧(笑)。特別是家裡有老人或小孩的話,更要特別注意椅子的穩定性。
壞掉的椅子DIY修理全攻略,省錢又簡單
家裡椅子壞掉先別急著丟!其實很多常見問題自己動手就能搞定,今天分享幾個實用技巧,讓你輕鬆修復心愛的椅子,省下買新椅子的錢還能享受DIY成就感。
常見椅子問題與對應解決方法
問題類型 | 可能原因 | 所需工具 | 修理步驟簡述 |
---|---|---|---|
椅子搖晃 | 螺絲鬆脫或接合處磨損 | 螺絲起子、木工膠 | 鎖緊螺絲並在接合處補膠加固 |
椅腳斷裂 | 木材老化或受力不均 | 木工膠、夾具、砂紙 | 對齊斷面黏合後加壓固定 |
坐墊破損 | 布料磨損或海綿塌陷 | 新布料、剪刀、釘槍 | 拆舊布量尺寸後重新包覆 |
輪子卡死 | 灰塵堆積或軸心生鏽 | WD-40、抹布、鉗子 | 噴潤滑油清除髒污後測試轉動 |
遇到椅子吱吱作響時,先別急著抱怨,這通常是螺絲鬆動的訊號。拿出家裡必備的螺絲起子,把椅腳和座面的連接處都檢查一遍,順時針轉緊就搞定八成問題。如果發現螺絲孔變大鎖不緊,可以塞點牙籤或木屑再鎖,這個小技巧老木工都這樣用。
椅腳斷掉看起來很嚴重,其實修復比想像中簡單。先把斷裂面清理乾淨,塗上木工膠後對準接合,用橡皮筋或夾具固定24小時。記得修完後頭幾天不要馬上用力坐,等膠完全乾透更牢固。要是斷在不好施力的位置,可以去五金行買L型金屬片來加強,鎖上去既美觀又耐用。
布面椅墊用久難免破損,與其花大錢換新,不如自己買喜歡的布料重新包。拆舊布時記得留著當版型,新布裁切時要多抓5公分邊緣才好收邊。釘槍使用時要45度角斜釘,每間隔3公分打一個釘子最牢固,最後在轉角處打摺收尾就能有專業級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