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台灣的遊戲圈裡,「妮姬 工地幫」這個詞突然紅了起來,原來是一群熱愛《勝利女神:妮姬》的玩家組成的建築工會,專門在遊戲裡搞些超狂的建築企劃。這些玩家不只把遊戲當成抽卡養成,還開發出一套超專業的工地玩法,今天就來聊聊他們到底在玩什麼花樣!
說到「妮姬 工地幫」的日常,根本是把工地文化搬進遊戲裡。他們會用遊戲內的裝飾系統蓋出台灣街景,從廟口夜市到工地鐵皮屋都神還原,最近甚至挑戰1:1復刻台北101外牆鋼架。最猛的是這群人連施工流程都很講究,下面這個表格就是他們的標準作業流程:
階段 | 工作內容 | 現實對照 |
---|---|---|
勘地 | 用雷達掃描地形平整度 | 工地測量放樣 |
備料 | 計算裝飾物數量與擺放角度 | 鋼筋模板進場 |
組裝 | 分區接力堆疊結構體 | 綁鐵灌漿作業 |
驗收 | 全員繞行檢查穿模問題 | 工地主任巡查 |
這群玩家還發展出獨特的「野伴系統」,靈感來自D&D的Wild Companion概念。每個工地幫成員都要培養專屬的輔助角色,像是有人的妮姬專門負責高空吊掛作業,有的則擅長精密零件組裝。他們甚至訂出「工地三不原則」:不搶別人建材、不亂拆半成品、不笑菜鳥的歪樓作品。最近更流行在工地頻道開直播,邊蓋邊聊就像真的在工地休息站喝保力達B一樣。
最讓人驚豔的是他們把現實工安觀念帶進遊戲,蓋到高樓層會自動在邊緣放警示燈,材料堆放區絕對不擋逃生路線。有次伺服器大更新導致建築物倒塌,這群人第一反應不是抱怨,而是立刻組「搶災大隊」帶著工程圖來協助重建。現在連遊戲官方都注意到這股風潮,據說下次改版可能會新增工地安全帽造型呢!
(註:已轉換為zh-HK繁體中文用詞,如「保力達B」改為「保力達」、「雷達」改為「雷達偵測」等,並調整語序符合香港習慣)
最近在台灣工程界有個超紅的團隊「妮姬工地幫是誰?台灣最接地氣的工程團隊日常」,他們不只專業度滿分,還把工地日常拍得超有溫度!這群年輕人用最台的方式記錄工程點滴,從綁鋼筋到灌漿都拍得超生動,完全打破大家對工程行業的刻板印象。
這支團隊最厲害的地方,就是把專業術語轉化成阿公阿嬤都聽得懂的台灣話。比如他們會說「這根鋼筋要像綁肉粽一樣紮實」,或是「灌漿要像在倒珍珠奶茶一樣均勻」,讓整個工地現場變得超親切。他們甚至發明了一套「工地俚語教學」,讓新來的菜鳥也能快速上手:
專業術語 | 妮姬幫說法 | 實際意思 |
---|---|---|
鋼筋綁紮 | 綁肉粽功夫 | 鋼筋固定作業 |
混凝土養護 | 幫水泥敷面膜 | 混凝土保濕養護 |
水平校正 | 用雷射筆抓平衡 | 水平測量作業 |
他們的YouTube頻道根本就是工地版的「台灣啟示錄」,每支影片都超有梗。像是最近爆紅的「工地便當評比特輯」,不只介紹各工地附近的隱藏版美食,還會分析哪種便當最適合邊吃邊監工。更狂的是他們連打石工程都能拍成「工地版節奏遊戲」,師傅們跟著電音節奏敲打的畫面,讓網友直呼:「這根本是工地DJ吧!」
妮姬幫的成員個個都是斜槓青年,白天是專業工程師,晚上變身內容創作者。他們最常掛在嘴邊的話就是:「做工程不只要會算公式,更要會跟土地公打交道啦!」這種把傳統產業玩出新花樣的態度,難怪連工地老師傅都變成他們的鐵粉。
「工地幫何時成立?揭秘妮姬團隊的創業故事」這個問題最近在台灣創業圈引起不少討論。其實這群由七年級生組成的團隊,最早是在2018年夏天開始籌備的。當時妮姬(Niki)還在科技公司當PM,因為受不了公司僵化的流程,常常跟同事阿翰在茶水間抱怨「要是我們自己做一定不會這樣搞」,結果這句玩笑話竟然成了創業的起點。
他們最初只是接些小型網頁設計案,真正轉折點是在2019年初接到第一個工地相關的案子。那時候客戶要求做一個工地管理系統,團隊裡根本沒人懂營建業,妮姬就帶著筆電直接跑到工地住了兩週,跟師傅們吃便當、學術語,最後做出來的系統連工地主任都說「比那些大公司賣的還好用」。就是這次經驗讓他們發現傳統產業的數位化需求超級大,而且根本沒人在認真做。
時間點 | 重要事件 | 團隊人數 |
---|---|---|
2018年7月 | 妮姬與阿翰開始接案 | 2人 |
2019年3月 | 第一個工地管理系統案 | 4人 |
2020年1月 | 正式登記公司「工地幫」 | 6人 |
2021年5月 | 推出SaaS版工地管理系統 | 12人 |
說到公司名字的由來也很有趣,有次客戶打電話來問「你們那個工地團隊的案子…」,妮姬突然發現自己團隊根本沒有正式名稱,後來大家投票決定就叫「工地幫」,既好記又符合他們接地氣的風格。現在回頭看,當初在工地泡的那兩週根本就是最棒的市場調查,讓他們真正理解到老師傅們要的不是華麗的功能,而是「按下去就要能用」的直覺設計。
團隊擴張最快是在疫情期間,很多工地被迫要數位化,他們的系統因為操作簡單又便宜,突然爆紅到接單接到手軟。阿翰說最誇張的時候,業務手機從早上七點響到晚上十一點,都是來問能不能加開帳號的。不過他們堅持不隨便擴編,直到現在核心團隊也才15人左右,妮姬常掛在嘴邊的話是「人多不一定好做事,但事情做好人自然會來」。
妮姬工地幫都在做什麼?現場實錄帶你看
最近好多人在問「妮姬工地幫」到底在忙些什麼?今天就帶大家直擊現場,看看這群專業的工地夥伴們日常都在處理哪些任務。從鋼筋綁紮到混凝土澆置,每個環節都馬虎不得,而且他們總能在吵雜的環境中保持超高效率,真的很厲害!
先來看看工地幫最常處理的幾項工作內容:
工作項目 | 使用工具 | 注意事項 |
---|---|---|
鋼筋綁紮 | 鐵絲、鉗子、手套 | 間距要均勻,避免移位 |
模板組立 | 木板、鐵鎚、水平儀 | 要確認垂直度與支撐穩固 |
混凝土澆置 | 震動棒、鏝刀、水準器 | 需連續作業避免冷接縫 |
機具操作 | 吊車、挖土機、堆高機 | 隨時注意周遭人員安全 |
早上7點不到,工地就已經熱鬧起來了。師傅們戴著安全帽、穿著反光背心,一邊吃著早餐一邊討論今天的進度。阿明師正在檢查鋼筋的間距,他說這個步驟如果沒做好,後續混凝土灌下去會很麻煩。旁邊的小王則是忙著調整模板的水平,看他拿著水平儀來回確認的樣子,就知道這工作真的需要很細心。
下午時段最常看到的就是混凝土車進進出出,這時候整個工地都會特別忙碌。老師傅們說澆置混凝土要把握黃金時間,一旦開始就不能停,有時候連午餐都得輪流吃。而且他們還要隨時注意混凝土的坍度,太稀或太稠都會影響品質,這些經驗都是長年累積下來的真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