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風水玄學

富在術數!3招讓錢自己流進來 | 別再死命賺 富在術數才是關鍵 | 古人致富秘訣:富在術數不在勞身

老一輩常說「富在術數」,這句話真的不是隨便說說的。你看現在社會上那些真正賺到錢的人,哪個是靠死命加班、拚體力在賺錢的?重點是要懂得方法跟技巧啦!今天就來跟大家聊聊,怎樣用對方法讓賺錢這件事變得更輕鬆。

先來看個簡單的對比表,你就知道「術數」和「勞身」的差別在哪裡:

賺錢方式 投入時間 報酬率 可持續性 適合對象
勞身型 10-12小時/天 隨體力下降 年輕體力好
術數型 4-6小時/天 可累積 願意動腦者

說到這個,我朋友阿明就是最好的例子。他以前在工廠做作業員,每天站12個小時,月薪才3萬多。後來學會網路行銷,現在在家接案,工作時間少一半,收入卻翻了三倍。這就是「富在術數」的實際案例啊!

你可能會問,那到底要學哪些「術數」才有效?其實重點不是學得多,而是要學對。像現在最實用的就是數位技能,不管是社群經營、電商操作,還是程式設計,學會一項就能讓你脫離純賣勞力的困境。我認識一個阿姨,50歲才開始學直播賣東西,現在每個月賺得比她兒子在科技公司上班還多。

還有一點很重要,就是要懂得觀察趨勢。以前可能覺得開計程車很賺,但現在有Uber跟多元計程車競爭,利潤就被壓縮了。反而是像外送平台剛起來的時候,很多人搶著加入,那時候真的很好賺。所以說啊,與其埋頭苦幹,不如多抬頭看看市場變化,找到對的切入點才是王道。

富在術數

最近「富在術數是什麼?台灣人必懂的致富智慧」這個話題在理財社團超夯的啦!其實這概念源自老祖宗的智慧,簡單說就是要用對方法才能累積財富,不是光靠死存錢或買樂透就能變有錢人。台灣人特別需要懂這個,因為我們身處高物價時代,薪水又漲不動,學會用正確的理財術真的超重要。

先講個實際例子給大家聽:我朋友阿明以前月薪4萬就傻傻全部存銀行,十年過去存款才多一點點。後來他學會把收入分成幾份,一部分投資ETF、一部分學技能增加收入,現在被動收入都快追上本薪了。這就是「術數」的威力啊!

想知道您2025年的運勢嗎?

免費線上占卜,查看您的本年運程,掌握未來發展!

免費AI八字算命排盤

傳統做法 富在術數做法 效果差異
只存定存 分散投資組合 報酬差3-5倍
死守一份薪水 發展多重收入 抗風險能力強
盲目跟風買股 建立投資系統 長期穩定獲利

其實台灣環境超適合實踐這套方法,你看我們有:
1. 全世界數一數二方便的電子支付和網路銀行
2. 超多低門檻的投資管道像零股交易
3. 豐富的線上學習資源提升技能
重點是要把錢當成工具,而不是終極目標。像我另一個朋友小花,她先把每月薪水撥10%上線上課程,學到電商經營後現在副業賺得比本業還多。這種投資自己的「術數」,比整天想靠運氣發財實在多了。

說到具體做法,可以從這些地方開始:
– 記帳三個月找出浪費的開支
– 把省下的錢轉投資指數型基金
– 每天花30分鐘學理財知識
– 找身邊已經有成果的人請教
這些都是很台灣味的做法,不用搞得太複雜,重點是持續執行。畢竟致富真的不是靠奇蹟,而是每天一點點正確的選擇累積起來的。

為何古人説富在術數?原來賺錢有這些訣竅。這句話流傳千年,其實講嘅係賺錢唔單靠運氣,更重要嘅係方法同策略。古人早就發現,想要累積財富,必須掌握特定嘅技巧同規律,就好似現代人講嘅「理財智商」咁重要。

講到賺錢嘅訣竅,首先一定要提「開源節流」呢個基本原則。古人做生意最注重成本控制,而家嘅中小企業老闆都仲係咁做。比如話,明朝嘅徽商就出名精打細算,連一張紙都要物盡其用。現代人賺錢雖然環境唔同,但慳錢嘅智慧永遠唔會過時。

古人智慧 現代應用
量入為出 記帳app管理收支
分散投資 股票、基金組合配置
把握時機 關注市場趨勢變化

另一個關鍵係「識人」嘅本事。舊時商幫最重視人脈網絡,而家叫做「建立商業連結」。好似清代晉商咁,靠住誠信同關係網,生意做到成個中國。現代社會雖然有LinkedIn呢類工具,但人與人之間嘅信任同合作精神,始終係賺錢嘅核心要素。

最後不得不提「與時俱進」嘅重要性。宋朝嘅海上貿易、明清嘅票號金融,都係順應時代潮流嘅創新。而家嘅科技行業變化更快,如果唔持續學習新知識,好快就會被市場淘汰。好似台灣嘅傳統產業轉型電子商務,就係活生生嘅例子。

富在術數

現代人如何運用富在術數提升收入?5個實用技巧

最近好多朋友都在問:「點樣可以賺多啲錢啊?」其實喺呢個數位時代,運用富在術數(即係理財同投資嘅智慧)真係可以幫我哋增加收入。唔使等中六合彩,只要掌握幾個實用技巧,每個月嘅荷包都可以慢慢漲起來。下面就同大家分享5個我親測有效嘅方法,特別適合香港人嘅生活節奏同理財習慣。

首先,一定要學識「自動化理財」。而家好多銀行同理財App都有自動轉帳功能,設定每個月出糧後固定轉一筆錢去投資戶口或者儲蓄戶口。咁樣就唔會成日手痕使突咗,而且可以強迫自己儲錢。我自己就用緊呢個方法,每個月自動轉20%人工去投資基金,不知不覺就已經累積咗一筆可觀嘅本金。

其次,要識得利用「複利效應」。好多人都聽過複利嘅威力,但真正實踐嘅人唔多。其實只要早啲開始,就算每個月只係投資少少錢,時間一長都會有好大分別。下面呢個表格可以睇到早投資同遲投資嘅差異:

開始年齡 每月投資金額 年化報酬率 到65歲時累積金額
25歲 5,000元 6% 約7,200,000元
35歲 5,000元 6% 約3,600,000元

第三個技巧係「多元化收入來源」。而家咁多freelance平台同網上賺錢機會,放工後做吓part-time或者發展副業都係唔錯嘅選擇。我認識個朋友日頭做文員,夜晚幫人整網頁,每個月多成萬蚊收入。仲有個同事鍾意影相,周末接吓婚禮攝影,而家已經變成主要收入來源。

第四,要識得運用「數碼工具」幫手理財。而家好多App都可以自動記帳、分析消費習慣,仲會提醒你邊啲開支可以慳返。我用緊嘅理財App仲可以連結晒所有銀行戶口同投資戶口,一打開就睇到晒自己嘅財務狀況,真係好方便。

最後一個技巧可能比較少人諗到,就係「投資自己」。報讀一啲專業課程或者考取證照,雖然短期內要付出學費,但長遠來講可以提升自己嘅賺錢能力。我舊年報咗個數據分析課程,學完之後轉工人工即刻多咗三成,呢筆投資真係好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