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好多朋友都在問「廚房地板加高」要怎麼處理,其實這個工程說難不難,但要注意的細節還真不少。我自己前陣子才剛弄完,來分享一下實際經驗,讓大家少走點冤枉路。
首先最重要的就是決定加高材質,這邊幫大家整理幾個常見選項的比較:
材質類型 | 優點 | 缺點 | 適合情況 |
---|---|---|---|
木質地板 | 踩起來舒服、施工快 | 怕潮濕、要定期保養 | 開放式廚房或乾燥環境 |
磁磚 | 耐用好清潔 | 施工較複雜、觸感冰冷 | 傳統中式廚房 |
PVC地板 | 防水、價格親民 | 質感較差 | 預算有限的小廚房 |
石英磚 | 耐磨防滑 | 重量較重 | 需要高度防滑的家庭 |
記得施工前要先確認管線位置,我有個朋友就是沒注意,結果鑽到水管整個廚房淹水,超慘的!建議可以先請水電師傅來標記位置,或是用金屬探測器掃一遍。另外排水坡度也要重新調整,不然洗完碗水會積在加高的地方流不出去。
如果是自己DIY的話,工具要準備齊全。電動切割機、水平儀這些基本的一定要有,我上次就是偷懶沒用水平儀,結果鋪完才發現歪一邊,重做花了雙倍時間。還有啊,邊緣收邊的矽利康要選廚房專用的防霉款,普通款的沒幾個月就會發黑,看起來超噁心的。
說到預算,很多人以為加高地板很貴,其實要看怎麼做。像我家用的是二手實木地板,自己去建材行挑的,一坪才2000塊左右,加上工錢也比全部重鋪磁磚便宜一半。不過要提醒的是,如果廚房有裝洗碗機或烤箱這些嵌入式家電,加高前要先量好尺寸,不然機器可能會塞不進去喔!
為什麼我家廚房地板需要加高?5個你可能沒想過的原因
每次在廚房忙完總覺得腰痠背痛?或是水槽下方老是積水發霉?其實這些問題可能都跟廚房地板高度有關!很多人裝修時只顧著挑磁磚花色,卻忽略了地板加高這個超實用的小細節。今天就來分享幾個連老師傅都不一定會告訴你的關鍵原因,看完保證讓你恍然大悟!
首先最實際的就是防水防潮問題。台灣氣候濕熱,尤其廚房水氣重,傳統平鋪地板容易讓水漬滲到樓下鄰居家。把地板墊高5-10公分,搭配防水層和排水坡度,洗碗時濺出來的水會自動流向排水孔,再也不用跪在地上擦半天。這邊幫大家整理常見加高方式的優缺點:
加高方式 | 優點 | 缺點 |
---|---|---|
輕質混凝土 | 耐用度高 | 施工時間長 |
防腐木龍骨 | 成本較低 | 怕白蟻蛀蝕 |
塑膠墊高塊 | 施工快速 | 承重較差 |
再來是管線配置的靈活性。現代廚房要拉的管線超多,從淨水器、洗碗機到垃圾處理器,如果地板沒加高,管線只能外露或打牆,不但醜還很難維修。我朋友家去年裝修時把廚房墊高15公分,所有管線都藏在地板下,連瓦斯表都完美收納,整個空間看起來清爽超多。
第三個原因是符合人體工學。傳統建築的廚房地面通常比客廳低,長期彎腰洗菜真的會累死人。適當加高後,175公分的人站在85公分高的水槽前,脊椎壓力能減少30%以上。特別是有老人家或孕婦的家庭,這個細節真的差很多,我媽自從廚房加高後就再也沒抱怨過煮飯腰痠了。
還有一個很實際的考量是隱藏收納空間。墊高的地板下方可以做成抽屜或上掀式收納,放那些不常用又佔位置的鍋具、乾貨最適合。像我家就用這個空間收納年節才用的蒸籠組和烤肉架,平時完全不會礙眼,需要時拉開就能拿,超級方便!
最後你可能沒想到的是視覺效果的魔法。開放式廚房如果和客廳有高低差,不用做隔間就能自然區分空間,而且墊高後的廚房會產生「舞台效果」,讓整個料理區變成家的焦點。我表姊家就是這樣設計,30坪的房子看起來像40坪,每次去聚餐都覺得他們家廚房特別有質感。
廚房地板加高DIY教學:手把手教你省錢改造
最近好多朋友都在問廚房地板加高要怎麼自己動手做,其實只要掌握幾個重點,自己DIY真的不難!今天就來分享我的實戰經驗,讓大家用最省錢的方式搞定廚房改造。首先最重要的是要先確認加高的高度,一般建議5-10公分最剛好,太高會影響走動,太低又沒效果。
材料準備清單
項目 | 規格 | 數量 | 備註 |
---|---|---|---|
防腐木條 | 4x4cm | 依面積計算 | 建議選擇南方松 |
夾板 | 1.8cm厚 | 依面積計算 | 防水夾板更耐用 |
螺絲 | 3吋 | 每30cm一支 | 不鏽鋼材質 |
防水膠 | 中性矽利康 | 2-3條 | 填縫用 |
地板材 | 自選 | 依面積計算 | 塑膠地板最經濟 |
施工前記得先把廚房清空,把舊地板徹底清潔乾淨。第一步要先鋪防潮布,這個步驟千萬不能省,台灣氣候潮濕,防潮做不好以後會很麻煩。接著用水平儀確認地面平整度,不平的地方要用水泥砂漿先補平,這個步驟雖然花時間但很重要,會影響後續施工品質。
木條骨架的間距建議控制在30-40公分,太寬的話踩起來會不穩。鎖螺絲的時候要特別注意,每根木條兩端15公分內一定要鎖,中間部分可以視情況調整間距。骨架完成後就可以鋪上夾板,記得要預留0.5公分的伸縮縫,台灣夏天熱脹冷縮很明顯,這個細節一定要注意。最後就是鋪上自己喜歡的地板材啦,現在很多塑膠地板都有自黏功能,施工起來超級方便,一個人也能輕鬆搞定。
什麼時候該考慮把廚房地板加高?專家建議時間點
最近好多朋友在裝修廚房時都會問到地板加高的問題,其實這個決定要考慮的細節比想像中多。根據裝修師傅的經驗,最常見需要加高地板的時機就是當你要安裝嵌入式家電,像是洗碗機或烤箱時。這些機器通常需要預留排水管線或通風空間,如果原始地板高度不夠,就會影響到整體使用功能。另外老屋翻新時也常遇到這個狀況,因為早期建築的管線配置和現在標準不同,加高地板反而能讓後續維修更方便。
除了功能性考量,地板加高也能解決一些生活上的小麻煩。比如說有些人廚房和客廳是連通的,但兩個區域地板高度不一致,走動時容易絆到。這時候適度調整廚房地板高度,讓整體空間更平整,安全性也會提升。不過要特別注意,加高幅度最好不要超過15公分,否則可能會影響到門框高度或造成其他空間使用上的不便。
考慮加高時機 | 具體情況說明 |
---|---|
安裝嵌入式家電 | 洗碗機、烤箱等需要預留管線空間 |
老屋管線更新 | 配合新式排水系統或瓦斯管線配置 |
空間高低差調整 | 廚房與相鄰區域地板高度不一致 |
防潮需求 | 一樓住戶或潮濕地區需架高地板防滲水 |
說到施工時機,師傅們都建議在整體廚房規劃階段就決定好要不要加高。因為這會影響到後續櫥櫃安裝、檯面高度調整等細節。如果等到磁磚都鋪好了才想加高,等於要全部打掉重做,費用會增加不少。特別是現在流行做開放式廚房,地板高度更要和客餐廳協調,這些都是要提前考慮進去的重點。另外像是家裡有長輩或小孩的話,也要注意加高後會不會造成行動上的障礙,這些小細節往往會影響日常使用的舒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