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風水玄學

建築人必學!常用術語中英對照表 | 工地現場英文這樣説就對了 | 建築師都在用的專業英文單字

最近在工地或設計案上常聽到師傅們講一些建築術語英文,有時候真的會聽得一頭霧水。其實這些專業用語在建築業界超級重要,不管是看圖面、跟國外客戶溝通,還是查資料都會用到。今天就來分享一些常見的建築術語中英文對照,讓大家在工作中更得心應手。

首先講講結構相關的術語,這些在施工現場最常聽到。比如「Beam」就是我們說的樑,負責承受垂直荷載;「Column」是柱子,支撐整個建築物的重量;「Slab」則是樓板,也就是我們平常踩的地板。這些基本元素組成了建築物的骨架,缺一不可。另外像是「Rebar」指的是鋼筋,台灣人習慣叫它「鐵仔」;「Formwork」是模板,用來澆築混凝土的臨時結構。

再來看看建築設計常用的術語。「Facade」是建築物的外立面,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建築外觀」;「Elevation」是立面圖,用來表現建築物外觀的設計;「Section」則是剖面圖,可以看清楚建築物內部的結構。這些圖面在設計階段超級重要,師傅們都是靠這些圖來施工的。另外像是「HVAC」這個縮寫,指的是暖通空調系統(Heating, Ventilation and Air Conditioning),在商業大樓中特別常見。

最後分享一些工地常用的術語。「Scaffolding」是施工架,台灣人習慣叫它「鷹架」;「Excavation」是挖土工程,也就是我們說的「開挖」;「Backfill」則是回填,把挖出來的土再填回去。這些工序在營建過程中都是必經的步驟,每個環節都要嚴格把關。

英文術語 中文解釋 常見用法
Beam 承受垂直荷載的結構元件
Column 柱子 支撐建築物重量的垂直構件
Slab 樓板 建築物中各樓層的水平面
Rebar 鋼筋 混凝土結構中的加強材料
Formwork 模板 澆築混凝土的臨時支撐
Facade 外立面 建築物的外部表面設計
Elevation 立面圖 表現建築外觀的設計圖
Section 剖面圖 顯示建築內部結構的圖面
HVAC 暖通空調 建築物的溫度調節系統
Scaffolding 施工架 施工時使用的臨時支架
Excavation 挖土工程 地基開挖的作業過程
Backfill 回填 將土方回填至開挖處

在建築行業打滾久了就會發現,這些建築術語英文其實就像行業內的共通語言。不管是跟建築師討論設計,還是跟工地師傅溝通施工細節,掌握這些專業用語都能讓工作更順利。建議大家可以隨手記下常聽到的術語,慢慢累積自己的專業詞彙庫。

建築術語英文


建築師常用哪些英文術語?這些專業用語你一定要懂

每次看建築師朋友在討論設計案時,總會聽到一堆聽不懂的英文單字對吧?其實這些都是建築業界常用的專業術語啦!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幾個最常出現的詞彙,下次聽到就不會霧煞煞了。建築這行真的超多英文術語,從設計階段到施工現場都會用到,有些甚至是直接沿用沒有翻譯的,所以記起來真的很有幫助喔!

先從設計圖面開始講起,建築師畫圖時最常用的就是「Floor Plan」這個詞,指的就是平面圖啦!還有「Elevation」是立面圖,「Section」則是剖面圖。這些都是基本中的基本,沒記起來真的會看不懂圖面。另外像是「Rendering」指的是3D效果圖,「Blueprint」則是藍圖,雖然現在都用電腦出圖了,但老一輩的師傅還是習慣這樣叫。

想知道您2025年的運勢嗎?

免費線上占卜,查看您的本年運程,掌握未來發展!

免費AI八字算命排盤

施工現場的術語也超多,像是「Beam」是樑、「Column」是柱子、「Slab」是樓板,這些結構體的名稱一定要記熟。還有「Formwork」模板、「Rebar」鋼筋,這些都是工地師傅天天在講的詞。特別要注意的是「FFL」這個縮寫,意思是「Finished Floor Level」完成面高程,關係到地板最後的高度,搞錯的話後果很嚴重!

英文術語 中文意思 使用場合
CAD 電腦輔助設計 繪圖軟體
BIM 建築資訊模型 3D建模
MEP 機電管道系統 設備規劃
HVAC 暖通空調系統 設備工程
Cladding 外牆覆層材料 外觀設計

說到建築材料,英文術語更是多到爆炸。「Concrete」混凝土、「Brick」磚塊這些大家都懂,但「Terrazzo」水磨石、「Alucobond」鋁複合板這種專業材料名就比較少見了。還有「Fenestration」是指建築物的開窗設計,這個詞在討論建築外觀時超常出現。另外像是「Curtain Wall」帷幕牆、「Cantilever」懸臂結構,這些都是現代建築很常見的設計手法。

在討論建築風格時,也常常會聽到一堆英文詞。「Brutalism」粗獷主義、「Deconstructivism」解構主義,這些學派名稱都是直接沿用英文。還有「Vernacular」指的是在地傳統建築風格,「Biophilic」則是近幾年很紅的親生物設計。這些詞在建築雜誌或研討會上出現的頻率超高,記起來才不會跟不上話題!

工地主任何時會用到這些英文建築術語?實用清單整理

各位工地的夥伴們,今天來聊聊在現場一定會遇到的英文術語啦!雖然我們平常都用台語或中文溝通,但遇到外國客戶、進口材料或圖面標註時,這些專業用語真的會讓人一個頭兩個大。特別是最近越來越多國際標案,主任們更要隨時準備好這些基本單字,才不會在關鍵時刻掉漆啊!

先說說最常見的狀況,像是看施工圖時突然冒出”FFL”、”SSL”這種縮寫,或是跟國外廠商開會對方一直講”formwork”、”rebar”,當下聽不懂真的超尷尬。還有驗收進口建材時,包裝上全是英文規格,這時候如果連”aggregate”是骨材、”mortar”是砂漿都不知道,真的會影響工作進度餒。


下面整理幾個工地主任最常需要用到的英文建築術語,幫大家快速掌握:

英文術語 中文解釋 使用場景
FFL (Finished Floor Level) 完成面高程 看建築圖面時標註樓地板高度
BIM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建築資訊模型 與設計團隊討論3D建模
Rebar 鋼筋 鋼筋進料驗收或施工指示
Formwork 模板 混凝土澆置前的模板工程
MEP (Mechanical, Electrical, Plumbing) 機電管線 協調各工種介面時

除了表格這些,現場溝通也常聽到”scaffolding”(脚手架)、”concrete slump test”(混凝土坍度試驗)這些詞。特別是跟外籍工程師開會時,他們很愛用英文簡稱,像”RFI”(Request for Information)就是指施工疑問澄清單。建議大家可以準備個小筆記本,遇到新的術語就記下來,久了自然就記住啦!

另外要提醒的是,有些術語在台灣和國外用法不太一樣。比如我們說的”鷹架”,在美國可能叫”scaffold”而英國用”scaffolding”;”預鑄”我們習慣說”precast”,但有些地區會用”prefabricated”。這些細節在跨國合作時要特別注意,免得產生誤會影響工程進度。

建築術語英文

什麼是RC結構?建築系學生必學的基礎英文術語,這可是建築領域最常見也最重要的工法之一。RC就是Reinforced Concrete的縮寫,中文叫做「鋼筋混凝土」,簡單來說就是把鋼筋和混凝土結合在一起,讓它們發揮各自的優點。混凝土抗壓能力強但抗拉力差,鋼筋則是抗拉力強,兩個搭在一起簡直是天作之合,難怪從住宅大樓到橋樑都能看到它的身影。

在台灣的建築工地,RC結構可以說是隨處可見。這種工法之所以受歡迎,除了成本相對合理,施工技術也比較成熟,而且防火性能好,抗震能力也不錯。不過要做出好的RC結構,從鋼筋綁紮、模板組立到混凝土澆置,每個環節都要嚴格把關,不然可是會影響建築物安全的喔!

建築系學生一定要搞懂這些RC結構的基礎術語,不然上工地或看圖說時會很痛苦。這邊整理幾個最常用的英文縮寫:

英文縮寫 全稱 中文意思
RC Reinforced Concrete 鋼筋混凝土
rebar Reinforcing bar 鋼筋
formwork 模板
slump Concrete slump 混凝土坍度
curing Concrete curing 混凝土養護

說到RC結構的施工流程,通常會先綁好鋼筋骨架,然後架設模板來固定混凝土的形狀,接著就是澆置混凝土。等混凝土硬化到一定強度後,還要進行養護,讓它慢慢達到設計強度。整個過程看似簡單,但魔鬼都藏在細節裡,像是鋼筋的搭接長度、混凝土的配比、澆置時的震動方式,都會影響最後的成品品質。

在台灣的建築法規裡,對RC結構有非常嚴格的要求,特別是抗震設計的部分。畢竟我們身處地震帶,建築物的耐震能力可是關係到人命安全。所以建築師和結構技師在設計時,都會特別注意鋼筋的配置方式、混凝土的強度等級,以及整體結構的韌性設計。這些專業知識都是建築系學生必須掌握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