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整理房間時,發現自己真的很會「拋東西」,那些堆積如山的雜物終於要來個大掃除了。每次搬家或年底大掃除,總會發現很多買來根本沒用過的東西,這時候就會覺得當初怎麼會這麼衝動購物啊!特別是網購盛行的現在,手指滑一滑就下單,東西送到家才發現根本不需要。
說到網購,這裡整理幾個常見的購物平台比較:
平台 | 優點 | 缺點 |
---|---|---|
Amazon | 商品種類多,配送快 | 退貨手續較繁瑣 |
本地電商 | 退貨方便,客服反應快 | 價格通常較高 |
二手平台 | 價格實惠,環保 | 商品品質參差不齊 |
記得去年在Amazon買了個號稱「必備」的廚房神器,結果用沒兩次就丟在角落生灰塵。最近在Reddit上看到有人分享經驗,說他們收到amazon.com的奇怪郵件,讓我突然想到自己帳戶裡那些未讀的促銷郵件。這些年來累積的購物紀錄,簡直就是一部「亂買東西然後又拋東西」的血淚史啊!
有時候真的會想,與其不斷買新東西又丟掉,不如好好利用二手平台。前陣子把那個幾乎全新的空氣炸鍋放到二手社團賣,沒想到很快就有人接手了。這樣不僅能回收一點成本,也比較不會覺得浪費。不過說真的,現在看到特價還是會手癢,特別是Prime Day那種大促銷,明明知道家裡已經有類似商品了,還是會忍不住加入購物車。
最近在整理電子產品時特別有感,抽屜裡躺著好幾支舊手機,都是當年追新機換下來的。看到Reddit上有人討論renewed iPhone的經驗,讓我思考是不是該把這些舊機拿去trade-in。畢竟現在的手機效能都過剩了,與其每年換新機,不如好好使用現有的設備。
誰最常亂拋東西?原來是這3種人最容易犯!走在台灣街頭,總能看到隨手丟棄的飲料杯、菸蒂或塑膠袋,這些垃圾不僅影響市容,更造成環境負擔。經過長期觀察,發現有三類人特別容易養成隨手亂丟的壞習慣,快來看看你身邊有沒有這樣的朋友!
首先就是「趕時間族」,特別是上班族和學生,早上趕著打卡或上課,吃完早餐的包裝袋就順手往機車籃或花圃一塞。他們常覺得「反正清潔人員會掃」、「就這一次沒關係」,殊不知累積起來就是滿地垃圾。再來是「聚會開心派」,周末在公園野餐、夜市逛街時,一群人嗨起來就忘了帶走垃圾,尤其免洗餐具和竹籤最常被遺忘在桌上或草地。最後是「老菸槍們」,抽完菸隨手彈菸蒂已成習慣,還自我安慰「小小一根沒差」,但菸蒂含有塑膠濾嘴,其實要15年才能分解!
類型 | 常見行為 | 最常亂丟物品 |
---|---|---|
趕時間族 | 邊走邊吃隨手棄置 | 早餐袋、飲料杯 |
聚會開心派 | 玩嗨忘記收拾 | 免洗餐具、竹籤 |
老菸槍 | 抽完隨手彈菸蒂 | 菸蒂、菸盒 |
其實觀察這些行為背後,多半是貪圖方便的心態作祟。像趕時間族覺得找垃圾桶太麻煩,聚會派覺得「又不是只有我丟」,老菸槍則長期習慣成自然。更讓人頭痛的是,有些人明明看到垃圾桶就在旁邊,還是選擇把垃圾塞在樹叢或丟進水溝,這種「故意型」亂丟最難勸導。下次看到這些情況,不妨友善提醒一下,畢竟台灣這麼美,大家一起維護環境整潔才住得舒服啊!
什麼時候最容易隨手亂丟東西?這些時段要特別注意!其實我們生活中很多不經意的時刻,都會讓手上的垃圾或物品莫名其妙就消失了。仔細回想一下,你是不是也常常在這些情況下,不自覺就把東西亂丟了呢?
先來看看最容易讓人隨手丟東西的時段分析表:
時段 | 常見情境 | 容易丟的物品 |
---|---|---|
早上趕上班 | 邊走邊吃早餐、趕公車 | 飲料杯、紙袋、衛生紙 |
午休時間 | 辦公室用餐後急著回座位 | 便當盒、筷子套、吸管包裝 |
下班回家路上 | 疲憊狀態、邊走邊滑手機 | 發票、收據、購物小票 |
周末出遊 | 景點人潮多、手上東西太多 | 門票、地圖、零食包裝 |
深夜時分 | 熬夜工作或追劇後的恍惚狀態 | 零食袋、飲料罐、便利貼 |
早上趕著出門真的是重災區!很多人習慣邊走邊吃早餐,喝完最後一口豆漿,空杯子就順手放在機車座墊上或公車站牌旁。更別說那些趕時間時從包包掏出來的發票、零錢,常常就這樣不知去向。我自己就曾經在捷運站狂奔時,把整串鑰匙甩飛出去都沒發現,等到要回家才在包包裡翻來翻去。
午休時間雖然看似從容,但其實也很危險。辦公室裡大家吃完便當,常常隨手把筷子套往桌邊一放,或是把飲料杯暫時擱在印表機旁,想著等等再丟,結果一忙起來就完全忘記。等到下班要收拾時,才發現這些小東西已經在辦公室各個角落生根發芽了。特別是現在很多公司改用外送平台訂午餐,那些多出來的醬料包、塑膠餐具,更容易在不知不覺中堆積起來。
最近走在台灣街頭,還是常常看到隨手丟棄的飲料杯、菸蒂,讓人不禁想問為什麼台灣人愛亂丟垃圾?5個你可能沒想過的原因。其實這背後有很多我們忽略的生活習慣和社會因素,今天就來聊聊這些藏在細節裡的魔鬼。
首先,台灣的便利商店實在太方便了,走幾步就有一家,大家買完飲料邊走邊喝,喝完隨手放口袋,結果口袋太淺或忘記了,垃圾就掉在路上。這種「隨手可得、隨手可丟」的便利性,反而養成了不好的習慣。再來是公共垃圾桶的設置問題,有些地方走好久都找不到一個垃圾桶,手上拿著垃圾實在很煩,最後就忍不住丟在路邊了。
另外,很多人覺得「小垃圾沒關係」,一個菸蒂、一張衛生紙,覺得這麼小不會怎樣,但累積起來就很可觀。還有就是從眾心理,看到路邊已經有垃圾,就會覺得「多我一個也沒差」,這種破窗效應讓問題越來越嚴重。最後不得不提的是清潔人員太勤勞,反而讓有些人產生依賴心態,覺得「反正有人會掃」。
主要原因 | 具體表現 | 常見場景 |
---|---|---|
便利商店文化 | 隨買隨丟習慣 | 超商門口、捷運站周邊 |
垃圾桶不足 | 找不到地方丟 | 公園、騎樓、小巷弄 |
輕視小垃圾 | 覺得沒影響 | 菸蒂、口香糖、零食包裝 |
從眾心理 | 跟著別人亂丟 | 已經有垃圾的角落 |
清潔依賴 | 認為有人會收 | 夜市、商圈、住宅區 |
說到亂丟垃圾,很多人第一時間會指責沒公德心,但其實這跟整個生活環境設計有很大關係。像有些公園的垃圾桶只在入口處,走到裡面想丟垃圾要走好遠,這種不方便的設計無形中鼓勵了亂丟。還有就是台灣人愛喝手搖飲,但很多飲料杯設計成很難壓扁,包包放不下就拿在手上,最後可能就隨手放在機車籃子或公園椅子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