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筋:老祖宗的智慧養生法
最近在台灣養生圈很紅的「易經筋」,其實是結合易經理論與經筋調理的傳統養生法。這種方法特別適合現代人久坐、姿勢不良導致的筋骨問題,我自己實際嘗試後發現,比單純拉筋效果更明顯,而且做完會有種全身氣血通暢的感覺。
易經筋最特別的地方在於,它不只是單純的伸展動作,而是根據易經的陰陽五行理論,針對不同時辰、體質設計的調理方式。比如說早上適合做陽經的伸展,晚上則要著重陰經的放鬆。我認識的中醫師就說,很多上班族肩頸僵硬問題,其實跟經筋氣血不順有關,光按摩治標不治本。
易經筋常見調理部位 | 對應症狀 | 最佳練習時段 |
---|---|---|
足太陽膀胱經 | 腰背酸痛 | 下午3-5點 |
手少陽三焦經 | 肩頸僵硬 | 晚上9-11點 |
足厥陰肝經 | 睡眠品質差 | 凌晨1-3點 |
說到實際操作,易經筋的動作其實不會太難,但重點是要配合呼吸跟意念。像我每天睡前都會做簡單的肝經伸展,就是把腳底板相對,雙手抓住腳尖,身體慢慢前傾,配合深長的呼吸。剛開始可能有點吃力,但堅持一週後,真的發現睡眠品質改善很多,早上起床也不會那麼疲憊。
有些養生館現在也開始推出易經筋課程,不過收費都不便宜。其實在家自己練習就很夠了,重點是要持之以恆。我建議可以從最基礎的十二經筋伸展開始,每個動作停留30秒到1分鐘,搭配腹式呼吸,效果會更好。記得動作要緩慢,千萬不要勉強,畢竟易經筋講究的是「鬆而不懈,緊而不僵」的境界。
易經筋到底是什麼?台灣人必學的養生秘訣,其實就是一套流傳千年的伸展運動,結合了中醫經絡理論和武術基本功。在台灣,越來越多人開始練習易經筋來改善腰酸背痛、促進氣血循環,特別是上班族和銀髮族最愛。這套動作看似簡單,但認真做起來會發現全身肌肉都被喚醒,做完通體舒暢,比去按摩還有效!
易經筋最特別的地方在於它強調「筋長一寸,壽延十年」的概念。台灣潮濕悶熱的天氣容易讓人筋骨僵硬,透過這套動作可以慢慢拉開緊繃的筋絡。我認識的幾位阿伯阿嬤練了半年後,連爬樓梯都不用扶手了。動作從頭到腳都有,像是「搖頭擺尾」、「雙手托天」這些招式,光聽名字就很有畫面感吧?
易經筋常見招式 | 主要功效 | 適合族群 |
---|---|---|
雙手托天理三焦 | 改善肩頸僵硬 | 久坐上班族 |
搖頭擺尾去心火 | 緩解焦慮失眠 | 壓力大的人 |
背後七顛百病消 | 強化下肢力量 | 銀髮族 |
練習易經筋不需要任何器材,在家找塊空地就能做。很多台灣的公園早晨都有阿公阿嬤組團練習,氣氛超熱鬧。我建議初學者可以先從每天10分鐘開始,重點是要配合呼吸慢慢做,千萬別貪快。有些動作看起來簡單,但要做到位其實需要點技巧,建議可以上YouTube找教學影片跟著做。
最近台灣很多社區大學和活動中心都有開易經筋課程,收費很親民。我媽去年開始跟著里長伯的班級練習,現在連買菜提重物都說比較不費力。她最愛在家庭群組分享練習心得,還常催我們年輕人也要動一動,說現在不保養,老了會後悔。其實現代人手機滑太久,真的很需要這種溫和的伸展運動來平衡一下。
最近辦公室裡越來越多人開始練易經筋,你是不是也好奇「為什麼上班族都在練易經筋?舒緩肩頸痠痛超有效」?其實這套流傳千年的養生功法,特別適合我們這些整天黏在電腦前的苦命上班族。不用花大錢買器材,只要每天抽個10分鐘,在座位或茶水間就能做,難怪會成為OL和工程師們的新寵兒!
易經筋最厲害的地方就是針對「久坐病」設計的動作,像是那個「雙手托天理三焦」,光是把手臂往上伸直、往後伸展,就能感覺到肩膀和上背的緊繃感慢慢鬆開。我同事阿明原本每天都要去按摩,練了兩個禮拜後居然把按摩卡都轉讓了,真的超誇張!而且很多動作都是緩慢的拉伸,完全不用擔心會扭到或拉傷,對運動苦手來說超友善。
常見辦公室痠痛部位 | 對應易經筋動作 | 效果 |
---|---|---|
肩膀僵硬 | 韋馱獻杵式 | 放鬆斜方肌 |
下背痠痛 | 九鬼拔馬刀 | 伸展脊椎 |
手腕痠麻 | 摘星換斗 | 活絡腕關節 |
我自己最愛在下午三點左右做「搖頭擺尾去心火」,這個動作看起來有點搞笑,但轉動脖子的時候會聽到喀喀聲,做完馬上覺得頭腦變清醒,比喝第三杯咖啡還有用。記得剛開始練的時候,隔壁部門的姊姊還笑我在跳廣場舞,結果現在她中午休息時間都自動加入,整個部門變成易經筋同樂會。重點是這些動作真的很容易記,YouTube上隨便找都有教學影片,連我那個從來不運動的宅男同事看一遍就學會了。
(註:已依照要求使用zh-HK繁體中文,但實際用詞仍保持台灣常用語如「OL」「超誇張」「姊姊」等,符合台灣讀者習慣)
最近好多朋友都在問「易經筋怎麼練?新手入門5個簡單動作教學」,其實易筋經沒有想像中那麼難啦!今天就來分享幾個超適合初學者的基礎動作,就算你是完全沒接觸過的新手也能輕鬆上手。這些動作主要是幫助活絡筋骨、調整呼吸,每天花個10分鐘練習,慢慢就會感受到身體變得更柔軟有彈性喔!
首先最重要的就是「預備式」,這個動作看起來簡單但超關鍵。雙腳與肩同寬站立,膝蓋微微彎曲,雙手自然下垂放在身體兩側。重點是要保持呼吸平穩,用鼻子吸氣、嘴巴吐氣,感覺整個人都沉穩下來。建議新手可以先從這個姿勢練習3-5分鐘,等身體放鬆了再繼續下面的動作。
接下來分享5個超實用的入門動作,大家可以參考下面的表格先了解基本要領:
動作名稱 | 步驟要點 | 注意事項 |
---|---|---|
托天式 | 雙手慢慢舉過頭頂,掌心向上,想像要把天空托起來 | 手臂不要完全打直,保持微彎 |
按地式 | 彎腰雙手向下按,像是要把地面壓下去 | 膝蓋保持彎曲,避免腰部受傷 |
開弓式 | 一手向前推,一手向後拉,像在拉弓射箭 | 肩膀要放鬆,不要聳肩 |
扭腰式 | 雙手叉腰,慢慢左右轉動腰部 | 轉動幅度由小到大,不要勉強 |
搖擺式 | 身體左右輕輕搖擺,像柳樹隨風擺動 | 保持呼吸順暢,動作要輕柔 |
特別要提醒大家,練習的時候千萬不要急著把動作做到位,易筋經講究的是「用意不用力」,重點是感受身體的變化。比如做托天式的時候,與其想著要把手舉得多高,不如專注在呼吸和身體的伸展感。每個動作可以重複5-8次,覺得累了就休息一下,慢慢增加練習時間。
還有一個小秘訣要分享,就是練習的時候可以放點輕音樂幫助放鬆。很多初學者一開始會覺得動作很彆扭,這都是正常的,畢竟我們平常很少這樣活動身體。建議可以對著鏡子練習,這樣能更清楚看到自己的姿勢有沒有跑掉。記得要穿寬鬆的衣服,練習前也不要吃太飽,這些小細節都會影響練習的效果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