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風水玄學

籠藏之雞是什麼?台灣人必知小知識 | 這家籠藏之雞湯頭超濃鬱!高雄人搶喝 | 籠藏之雞vs放山雞 營養師告訴你差在哪

最近高雄新開的「廣藏一隻雞」讓我想起台灣人常說的「籠藏之雞」,這種比喻特別有意思。講到雞肉料理,台灣人真的很有研究,從街邊小吃到餐廳大菜,雞肉總能變出各種花樣。今天就來聊聊那些跟「籠藏」有關的雞肉故事,還有大家最愛的吃法。

先說說這家新開的韓式雞湯店,他們主打「一隻雞」料理,湯頭用整隻雞慢燉,喝起來特別濃郁。這種做法其實跟台灣傳統的「甕窯雞」有異曲同工之妙,都是把整隻雞放進密閉空間烹調,讓味道完全鎖在裡面。下面整理幾種台灣人最愛的「籠藏系」雞肉料理:

料理類型 特色 推薦吃法
甕窯雞 用陶甕悶烤,皮脆肉嫩 手撕沾雞油
桶仔雞 鐵桶烘烤,香氣濃郁 配雞湯拌飯
韓式一隻雞 整隻燉煮,湯頭清甜 加年糕煮粥
鹽焗雞 鹽巴包裹,鹹香入味 撕絲配啤酒

說到「籠藏」這個詞,其實不只是料理手法,也讓人想到養雞的方式。現在很多餐廳都標榜使用「非籠飼雞」,就是讓雞隻能在開放空間活動,這樣養出來的雞肉質更結實。像在八里那邊的烤雞店,老闆就特別講究雞的來源,堅持用放山雞來做,吃起來特別有嚼勁。

高雄這家新開的「廣藏一隻雞」雖然是韓國來的,但他們的做法很符合台灣人喜歡的原汁原味。把整隻雞放進鍋裡慢慢煮,就像我們台灣人說的「籠藏之雞」,把所有精華都鎖在裡面。這種吃法特別適合冬天,一群人圍著熱騰騰的雞湯鍋,邊吃邊聊,超級溫暖。

現在很多年輕人開始養「蘆丁雞」當寵物,這種迷你雞不用很大空間,放在陽台的小籠子就能養。跟傳統的肉雞不一樣,這些寵物雞主要是生蛋用,蛋雖然小顆但營養價值高。不過要提醒想養的人,就算是小籠子也要注意通風和清潔,讓雞隻有舒適的生活環境。

籠藏之雞


最近在網路上常看到「籠藏之雞是什麼?台灣人最常問的5個問題解答」這個話題,其實這是台灣人對「籠養雞」的俗稱啦!主要是指在養殖場裡關在籠子裡飼養的雞,跟我們常聽到的放山雞完全不一樣。這種飼養方式在台灣已經存在很久了,但很多人對它還是有很多疑問,今天就來幫大家解答最常見的5個問題。

想知道您2025年的運勢嗎?

免費線上占卜,查看您的本年運程,掌握未來發展!

免費AI八字算命排盤

首先最多人問的就是「籠養雞的肉質會不會比較差?」其實這個要看個人喜好,籠養雞因為活動量少,肉質確實比較軟嫩,但相對的脂肪也會比較多。有些人喜歡這種口感,特別是做炸雞或燉湯的時候,肉質不容易變柴。不過如果是想吃有嚼勁的雞肉,可能就要選放山雞了。

常見問題 簡要解答
籠養雞健康嗎? 符合檢驗標準就沒問題,但建議適量食用
為什麼價格比較便宜? 飼養密度高、成本低
雞蛋品質有差嗎? 蛋殼較薄,蛋黃顏色較淺
飼養環境殘忍嗎? 動保團體有疑慮,但法規有基本規範
怎麼辨識籠養雞產品? 包裝通常不會特別標示,可詢問店家

再來很多人關心飼養環境的問題,其實現在台灣的養雞場都有基本規範,像是每隻雞至少要有的空間大小、通風設備等等。不過動保團體還是認為這種飼養方式對雞來說太壓迫,所以這幾年也慢慢有業者開始轉型做友善飼養。如果你很在意這個部分,可以特別找有標示「平飼」或「放牧」的雞肉和雞蛋。

另外要注意的是,籠養雞因為飼養密度高,為了預防疾病,有些養殖場會使用抗生素,這也是很多人擔心的點。不過現在衛福部都有嚴格規範用藥標準,只要購買有合格標章的產品,基本上不用太擔心。當然啦,如果還是會介意,也可以選擇有機認證的產品,雖然價格會高一些。

最近高雄人的IG都被「廣藏一隻雞」洗版啦!為什麼高雄人瘋搶廣藏一隻雞?在地人告訴你真相,其實這家從韓國來的爆紅美食,不只把道地韓式蒸雞原汁原味搬來,還偷偷加了讓台灣人愛不釋手的秘密武器。

先說說這隻雞的本事,老闆堅持用台灣本土溫體雞,肉質比冷凍雞嫩超多,蒸煮時還加入人蔘、紅棗等中藥材,湯頭喝起來甘甜不膩,完全就是台灣人最愛的那種「養生感」。更猛的是他們家的獨門沾醬,用韓國辣椒醬混台版醬油膏,甜甜辣辣的超涮嘴,高雄朋友都說:「那個醬沾拖鞋都好吃!」


來看看在地人最推的吃法排行榜:

排名 吃法 備註
1 湯泡飯+韓式泡菜 湯頭精華吸飽飽,宵夜首選
2 雞肉沾特製辣醬 敢吃辣的必試,後勁很強
3 加點年糕煮到軟爛 年糕吸滿雞湯會爆漿

高雄分店還隱藏菜單「台韓混血吃法」,像是把雞湯拿來燙本地空心菜,或是學韓國人用紫蘇葉包雞肉+蒜片,這種fusion吃法在年輕人間超流行。店家更聰明的是營業到凌晨兩點,根本是為高雄夜貓族量身打造,難怪開幕三個月還是天天排隊啊!

籠藏之雞

最近韓式料理在台灣超夯,尤其是那道「籠藏之雞」讓人一吃就上癮!如何在家複製韓式籠藏之雞?主婦必學3招秘訣其實不難,只要掌握幾個關鍵步驟,廚房小白也能變身韓料達人。今天就來分享我的實戰經驗,讓你在家也能做出道地風味,老公小孩保證搶著吃~

首先最重要的就是醃料配方,韓國料理的靈魂就在這裡。我試過很多版本,發現用韓國辣椒醬+醬油+蒜泥這個組合最對味,比例可以參考下面這個表格:

材料 份量 小撇步
韓國辣椒醬 3大匙 一定要用正宗的韓國牌子
醬油 2大匙 用薄鹽醬油比較不死鹹
蒜泥 1大匙 現磨的蒜泥香氣最足
蜂蜜 1小匙 中和辣度增加光澤
芝麻油 1小匙 最後淋上香氣更濃郁

第二個重點是雞肉的處理,建議選用去骨雞腿肉,吃起來最嫩。記得要先在雞皮上用叉子戳洞,這樣醃料才能入味。我通常會在前一晚先把雞肉醃好放冰箱,隔天要煮的時候超級方便,完全不用等。煎的時候要注意火候,先用中火把皮煎脆,再轉小火慢慢煎熟,這樣肉才不會老掉。

最後就是配菜的搭配,韓式料理最講究的就是豐富的小菜。我自己最愛加年糕和地瓜,吸飽醬汁超入味。蔬菜部分推薦高麗菜和洋蔥,切大塊一點口感更好。記得所有食材要分批下鍋,才不會煮到最後都糊在一起。上桌前撒點白芝麻和蔥花,整個賣相就專業到不行,根本就像從韓劇裡端出來的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