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風水玄學

台灣常見蟲魚鳥獸圖鑑 | 你家後院的蟲魚鳥獸鄰居 | 蟲魚鳥獸冷知識大公開

生活在台灣這座寶島上,我們身邊總是不乏各種可愛的蟲魚鳥獸。從都市公園到郊山步道,這些小生命用牠們獨特的方式,為我們的日常增添不少驚喜與樂趣。今天就來聊聊這些鄰居們的有趣故事,說不定下次你遇到牠們時,會忍不住會心一笑呢!

先說說都市裡最常見的麻雀吧!這些小傢伙根本就是台灣街頭的在地扛霸子,整天在騎樓下跳來跳去,還會偷吃早餐店的吐司邊。最有趣的是牠們的洗澡方式,只要路邊有個小水窪,就能看到牠們開起派對,撲騰撲騰玩得不亦樂乎。記得有次在便利商店門口,還看到一隻麻雀大搖大擺地走進去,店員都見怪不怪了,果然是適應力超強的都市生存高手。

說到水邊的朋友,就不能不提台灣溪流裡的魚群。像是溪哥、苦花這些原生魚種,在清澈的溪水裡閃著銀光,游起來特別優雅。不過現在要看到牠們可得往深山裡走了,因為都市周邊的溪流污染嚴重,這些小魚都搬家啦!倒是外來種的吳郭魚超級強悍,連臭水溝都能活,只能說生存能力真的不是蓋的。

常見生物 棲息地 有趣行為
麻雀 都市 會偷吃早餐店食物
溪哥魚 山區溪流 群游時會形成銀色光帶
公園樹木 夏天午後大合唱
白鷺鷥 溼地 會站在牛背上搭便車

夏天的午後最熱鬧的莫過於蟬鳴了,這些小黑傢伙看起來不起眼,叫起來可是驚天動地。小時候總愛在樹下找蟬蛻,那種金黃色的空殼掛在樹幹上,像是小精靈留下的禮物。現在才知道,原來牠們要在地下住好幾年,才能到地面上唱短短一個夏天的歌,想想還真有點感人呢!

住在鄉下的朋友應該對白鷺鷥不陌生,這些優雅的鳥兒最愛跟在耕田的拖拉機後面,等著吃被翻出來的小蟲。有時候還會看到牠們站在水牛背上,一副老神在在的樣子,根本把牛當成移動式觀景台,這招省力又聰明,難怪能活得這麼滋潤。

蟲魚鳥獸

最近在整理《蟲魚鳥獸百科:台灣常見物種圖鑑大全》的資料時,發現台灣這塊寶島真的藏了好多有趣的生物鄰居!從都市到郊外,各種小生命跟我們共享這片土地,今天就來分享幾個你一定看過但可能叫不出名字的台灣特有種跟常見物種,順便附上簡單特徵對照表,下次遇到它們就能馬上認出來啦~

先從天上飛的講起,台灣藍鵲絕對是辨識度超高的鳥類,那身寶藍色羽毛加上長長的尾羽,在北部山區特別常見。而都市裡最吵的絕對非白頭翁莫屬,早上總是被牠們「啾啾啾」叫醒。至於地上爬的,斯文豪氏攀蜥根本是偽裝高手,在公園樹幹上常看到牠們定格裝樹枝,超可愛!水邊則要注意黃緣螢,這種螢火蟲4-6月會在水源乾淨的濕地發光求偶,是環境指標生物呢。

想知道您2025年的運勢嗎?

免費線上占卜,查看您的本年運程,掌握未來發展!

免費AI八字算命排盤

物種名稱 分類 特徵 常見地點
台灣藍鵲 鳥類 寶藍色羽毛、白色腹部、長尾羽 北部中低海拔山區
白頭翁 鳥類 頭頂白色、叫聲響亮 全台都市公園
斯文豪氏攀蜥 爬蟲類 褐色皮膚、會變色、眼周金黃 低海拔樹林
黃緣螢 昆蟲 尾部會發黃綠光、夜行性 乾淨溪流濕地
台灣獼猴 哺乳類 臉部粉紅、群居、會搶食 中南部山區

說到水裡的生物,台灣原生種的蓋斑鬥魚可是觀賞魚界的明星,牠們的婚姻色超漂亮,在稻田水溝都能發現蹤跡。而夏天去海邊一定要認識的當然是藍指海星,那種鮮豔的藍色在潮間帶超顯眼。不過要提醒大家,在野外遇到這些生物記得保持距離觀察就好,特別是台灣獼猴,雖然看起來萌萌的,但牠們可是保育類動物,而且脾氣不太好喔!

昆蟲部分不能不提獨角仙,夏天晚上路燈下常看到牠們在打架求偶,男生頭上有隻威武的角。還有紅紋鳳蝶,翅膀上鮮豔的紅色條紋飛起來超美,是台灣特有亞種。這些生物在《蟲魚鳥獸百科:台灣常見物種圖鑑大全》裡都有更詳細的記載,包含棲息環境跟生活習性,有興趣的話可以找來翻翻看~

如何分辨台灣常見鳥類?教你5個簡單技巧

台灣是個生態豐富的寶島,光是常見的鳥類就有上百種,走在公園或郊外常常聽到鳥叫聲卻不知道是誰在唱歌?今天就來分享幾個實用的小技巧,讓你下次遇到野鳥時也能輕鬆辨認,就像在地的老鳥友一樣專業!

首先最重要的是觀察鳥兒的「體型大小」,這是最直覺的判斷方式。可以簡單用手比劃,像是麻雀大概一個拳頭大,白頭翁稍大一些,而台灣藍鵲就明顯大很多,跟鴿子差不多。記得先從整體輪廓開始看,不要急著找細節特徵。

再來要看「羽毛顏色分布」,台灣常見鳥類都有獨特的配色模式。比如說五色鳥的鮮豔色彩、綠繡眼的黃綠色小可愛,或是大卷尾全身烏黑但尾巴特別長。建議可以先記住幾種明顯的特徵色塊,像是頭頂、胸口或翅膀的顏色。

叫聲也是超級重要的辨識依據!不同鳥類的叫聲差異很大,像是白頭翁的「巧克力、巧克力」、紅嘴黑鵯的「喵~喵~」聲,還有夜鷺那種粗啞的「嘎—嘎—」。多聽幾次就會發現,原來鳥兒們都在用聲音自我介紹呢!

常見鳥類 體型大小 特徵顏色 叫聲特色
麻雀 約10cm 褐色為主,臉頰有黑斑 短促的「啾啾」聲
白頭翁 約18cm 頭頂白色,身體灰褐 「巧克力」連續鳴叫
台灣藍鵲 約65cm 藍白相間,尾羽特長 響亮的「嘎—嘎—」聲
綠繡眼 約11cm 黃綠色,眼睛有白圈 細碎的「滋滋」聲

最後別忘了注意鳥兒的「行為習性」,這點超實用!像是鷺鷥喜歡站在水邊等待獵物、麻雀總是成群結隊在地上跳跳跳,而紅嘴黑鵯則特別愛在樹頂大聲唱歌。觀察牠們怎麼活動、吃什麼、在哪裡出沒,都能幫助你更快認出牠們是誰。

還有一個小秘訣是看「嘴巴形狀」,吃蟲的鳥嘴巴通常細長,像是綠繡眼;吃種子的則多為短厚型,像麻雀;而猛禽類的嘴就明顯彎鉤狀。下次不妨試著從這個角度來觀察,會發現原來鳥嘴藏了這麼多秘密!

蟲魚鳥獸

最近好多台灣朋友都在問:「為什麼我家會出現衣魚?專家解析潮濕環境害蟲」,特別是梅雨季節過後,這種銀灰色小蟲子突然出現在衣櫃或書堆裡,真的讓人很困擾。其實衣魚最愛的就是潮濕陰暗的環境,台灣氣候本來就比較濕熱,如果家裡通風不好或是牆壁有滲水問題,簡直就是衣魚的天堂啊!

衣魚特別喜歡吃含澱粉或蛋白質的東西,所以不只是衣服,連書本、壁紙甚至食物殘渣都會成為牠們的目標。我朋友上個月才發現他珍藏的漫畫被衣魚咬得坑坑巴巴,氣得馬上跑去買除濕機。根據專家的觀察,衣魚在濕度70%以上的環境最容易繁殖,而且牠們的生命力超強,可以一年不吃東西還活得好好的。

衣魚出沒熱點 常見食物來源 適合生存濕度
衣櫃深處 棉質衣物 75%-95%
書架縫隙 紙張、膠水 70%-85%
浴室角落 皮屑、毛髮 80%以上
廚房櫃底 食物碎屑 65%-75%

要預防衣魚其實不難,最重要的是保持環境乾燥。我自己會在天氣好的時候把衣服拿出來曬太陽,書櫃裡也會放些除濕盒。記得有次整理房間,在舊報紙堆裡發現一整窩衣魚,嚇得我馬上把那些報紙全部丟掉。後來學乖了,現在每個月都會檢查一下儲藏室的紙箱,特別是那種很久沒動過的箱子最容易藏污納垢。

如果已經發現衣魚蹤跡,可以用矽藻土或是樟腦丸來驅趕牠們。不過要特別注意,有些市售的殺蟲劑雖然有效,但對人體和寵物可能會有危害。我阿姨上次就是噴太多殺蟲劑,結果衣魚沒死幾隻,自己反而過敏送醫,真的是得不償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