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網路上看到很多人在討論「評論英文」該怎麼說,其實英文裡表達評論的方式真的超多種,而且每種用法都有它適合的場合。今天就想來跟大家分享一些實用的說法,讓你在寫評論或是跟外國朋友聊天時可以更自然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首先最常見的就是”review”這個字啦,像是我們在Amazon買東西後寫的使用心得,或是對餐廳、電影的評價都可以用。不過你知道嗎?”review”其實還分很多種,像是:
英文用詞 | 使用情境 | 例句 |
---|---|---|
product review | 商品評價 | I left a product review on Amazon. |
book review | 書評 | The New York Times published a book review. |
peer review | 學術同儕審查 | The paper is under peer review. |
除了”review”,我們也常用”comment”來表示評論。這個字比較偏向即時性的留言或短評,像是FB貼文下面的留言就可以說”comments”。不過要注意的是,”comment”通常是指比較簡短的回應,如果要表達更深入的觀點,可能會用”opinion”或”feedback”。
說到批評的英文,很多人第一個想到的可能是”criticize”,但其實在商業場合或比較正式的環境,我們會用更委婉的說法。例如”constructive criticism”就是指建設性的批評,這種說法聽起來就沒那麼刺耳。另外”feedback”也是個很好用的字,不管是正面或負面意見都可以用,像是”Could you give me some feedback on my presentation?”這樣的句子在職場上就很常見。
如果想要表達對社會現象的評論,英文裡會用”commentary”這個字。新聞媒體常有的時事評論專欄就叫”opinion column”或”commentary section”。最近很紅的podcast節目也常常會對時事做深入評論,這時候就可以說”social commentary”。
台灣人常用的英文評論用語有哪些?其實在網路上留言或社群互動時,台灣人常常會混搭一些英文短句,這些用語既簡潔又能表達情緒,用久了甚至變成日常對話的一部分。今天就來整理幾個超常見的用法,讓你在網路上留言時更接地氣,不用再煩惱要怎麼用英文表達心情啦!
首先是最基本的讚美類,台灣人很愛用簡單的英文來給正面回饋。像是看到朋友po美食照,與其打「看起來好好吃」,更多人會直接寫「Yummy!」或「Delicious!」,簡單有力。如果是稱讚穿搭或作品,則常用「Nice!」、「Cool!」或「Amazing!」,這些單字大家都懂,又能快速傳達欣賞的意思。
情境 | 常用英文評論 | 中文對應意思 |
---|---|---|
稱讚食物 | Yummy! Delicious! | 好吃!美味! |
稱讚外觀 | Nice! Cool! | 好看!好酷! |
表達驚喜 | Amazing! Awesome! | 太棒了!超讚! |
再來是表達負面情緒的用語,台灣人也很擅長用英文來委婉抱怨。比如遇到服務不好,可能會寫「WTF…」來表達無奈(雖然字面上比較粗魯,但實際使用時常帶點玩笑性質)。看到令人傻眼的新聞,則會用「Seriously?」、「OMG」來表示不敢相信。這些用語的好處是不用打太多字,又能精準傳達當下的心情。
最後是互動類的用語,在社群媒體上特別常見。像是想表達認同會回「Same!」、「True!」,看到有趣的貼文則會留言「LOL」或「Hahaha」。這些用語已經融入台灣人的網路文化,甚至有些長輩也開始會用「LOL」來回應年輕人的貼文了呢!總之,這些英文評論用語已經成為台灣人網路溝通的一部分,既方便又能快速拉近互動的距離。
什麼時候該用review而不是comment?一次搞懂兩者差異
在網路上留言或發表意見時,常常會看到review和comment這兩個選項,到底什麼時候該用哪個才對呢?其實這兩個詞雖然都是表達意見,但使用的情境和內容深度可是有明顯差別的。今天就來幫大家釐清這兩者的不同,讓你在網路上表達意見時更精準!
Review通常是指對某個產品、服務或體驗的完整評價,內容會比較詳細且有結構性。比如說你去餐廳吃飯後,在Google地圖上寫下「這家店的牛排熟度剛好,服務生很親切,但甜點偏甜」,這就是一個典型的review。而comment則偏向即時、簡短的回應,像是你在朋友臉書貼文下寫「這家我也吃過,真的不錯!」就是comment的概念。
下面用表格整理幾個常見情境,讓你更清楚兩者差異:
情境 | 適合用review的例子 | 適合用comment的例子 |
---|---|---|
餐廳體驗 | 詳細描述餐點、服務、環境的完整心得 | 簡單回應「這家好吃!」 |
商品購買 | 分析產品優缺點與使用一個月後的感想 | 留言「我也買了這個」 |
電影觀後感 | 從劇情、演技到配樂的專業影評 | 發文「這部片超感人!」 |
寫review的時候,通常會包含更多具體細節和個人體驗,甚至會給出評分或星等。像是你在訂房網站寫住宿評價時,可能會提到「房間乾淨度4星、位置便利性5星」,這種有系統的評估就很適合用review。而comment則比較像是隨手一寫的感想,不需要太嚴謹的結構,重點是即時互動。
另外要注意的是,有些平台會特別區分這兩種功能。比如購物網站通常會有產品review區讓買家分享使用心得,同時也會有問答區或留言區讓大家快速交流。這時候就要根據平台設計來選擇適當的表達方式,才不會讓你的寶貴意見被埋沒喔!
想在Amazon上幫自己喜愛的商品寫出有說服力的評論嗎?如何在Amazon寫出專業的英文商品評論?其實只要掌握幾個重點,就能讓你的評價脫穎而出,幫助其他買家做出更好的選擇。首先最重要的是要真實分享使用經驗,不要只寫「很好用」這種籠統的評價,具體描述產品帶來的改變才能打動人心。
寫英文評論時,可以參考這個簡單的結構表格:
段落重點 | 內容建議 | 常用英文句型 |
---|---|---|
開頭印象 | 簡述購買原因與第一印象 | “I bought this because…” |
實際體驗 | 詳細使用過程與效果 | “After using it for 2 weeks…” |
優缺分析 | 客觀比較同類產品 | “Compared to other brands…” |
購買建議 | 適合什麼類型買家 | “I would recommend it to…” |
記得要用具體數字和情境來說明,比如「這款藍牙耳機在捷運通勤時降噪效果特別好,能過濾掉約70%的環境噪音」就比單純說「降噪不錯」更有說服力。如果是電子產品,可以特別提到續航表現;如果是美妝保養品,分享使用前後對比照會很加分。
Amazon評論最忌諱的就是看起來像業配文,所以要用平常跟朋友聊天的語氣來寫。可以適當加入一些個人化的內容,像是「我家狗狗本來很挑食,但換了這款飼料後連碗都舔乾淨」這種小故事,會讓評論更有溫度。另外,標題要簡潔有力,像是「三年來用過最持久的行動電源」就比「好用的行動電源」更能吸引點擊。
遇到產品有缺點時也不要避諱,但要用建設性的方式表達。例如「充電速度比預期慢,但考慮到價格還算合理」這種平衡的觀點,反而會讓評論更可信。如果是功能性商品,建議附上實際測試的照片或影片連結(Amazon允許在評論中加入媒體),這會大大提升評論的專業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