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好多朋友都在問「達五行」到底係咩黎,其實佢係一個好實用嘅生活智慧,將金木水火土五種元素融入日常,幫我地平衡身心。今日就同大家分享下點樣用達五行嘅概念來整理電子郵件,特別係Gmail呢類常用工具,真係可以提升工作效率㗎!
首先講下點樣用五行屬性來分類郵件。我整理咗個簡單表格,等大家一目了然:
五行屬性 | 對應郵件類型 | 管理技巧 | Gmail應用方式 |
---|---|---|---|
金 | 工作重要郵件 | 簡潔明確 | 用星號標記+優先收件匣 |
木 | 學習成長類郵件 | 定期整理歸檔 | 建立標籤+自動過濾 |
水 | 社交聯絡郵件 | 流動性處理 | 設定快捷回覆模板 |
火 | 緊急事務郵件 | 立即處理 | 開啟桌面通知功能 |
土 | 存檔參考郵件 | 穩定保存 | 雲端硬碟備份 |
我發現用達五行嘅方法管理Gmail真係好方便。比如屬「金」嘅重要郵件,我會設定自動篩選條件,將老闆同客戶嘅郵件直接標記為重要,仲會用金色標籤來區分。而屬「木」嘅學習郵件,就定期整理去不同嘅資料夾,好似樹木分枝咁有系統。
屬「水」嘅社交郵件最有趣,因為流動性強,我會設定幾個常用回覆模板,好似「收到!等我睇完再覆你」呢類,處理起來快好多。至於屬「火」嘅緊急郵件,就一定要開通知功能,仲會用紅色標籤提醒自己。最後屬「土」嘅存檔郵件,我會每個月備份一次去Google Drive,穩穩陣陣唔怕唔見。
仲有個小秘訣,就係根據五行相生原理來安排處理郵件嘅順序。例如早上屬木嘅時段處理學習郵件,下晝火旺時段處理緊急事務,黃昏屬金時段回覆重要工作郵件,咁樣配合自然能量流轉,做起野來都順手啲。
最近在台灣養生圈超紅的「達五行是什麼?台灣人都在瘋的養生秘訣」,其實是結合中醫五行理論與現代生活習慣的調理方法。不只阿公阿嬤在聊,連年輕人都開始跟著做,因為它真的超簡單又實用,完全就是為台灣人忙碌生活量身打造的養生法!
達五行最特別的地方,就是把金木水火土對應到我們的日常作息。比如說「木」代表早上5-7點要起床活動,「火」是中午11-1點要好好吃午餐,每個時段都有對應的養生重點。這樣一來,不用花大錢買補品,只要跟著自然節奏走,身體自然就會變好。
五行 | 對應時段 | 建議活動 | 適合食物 |
---|---|---|---|
木 | 5-7點 | 伸展運動 | 綠色蔬菜 |
火 | 11-13點 | 午餐時間 | 紅色食物 |
土 | 7-9點 | 吃早餐 | 黃色食材 |
金 | 15-17點 | 補充水分 | 白色食物 |
水 | 21-23點 | 準備睡覺 | 黑色食材 |
很多台灣人實測後都說超有感,尤其是上班族。以前下午3、4點就開始愛睏,現在照著「金」的時間多喝水、吃點白蘿蔔,精神真的差很多。還有媽媽們最愛「土」時段的早餐建議,用南瓜、地瓜這些黃色食物幫全家打底,小朋友上課注意力也比較集中。
最棒的是達五行不用特別改變生活,只要稍微調整一下習慣就好。像現在夏天,大家都會自動在「水」時段開冷氣睡覺,其實這時候改吹電風扇加一盆水,反而更符合養生原則。這些小細節累積起來,身體真的會給你回饋,難怪越來越多人跟著做!
最近好多人在問「達五行怎麼吃?營養師教你簡單搭配法」,其實就是把五色食物均衡分配在日常飲食中。台灣人最愛的小吃攤其實就藏著五行智慧,像是滷肉飯的褐色米飯配綠色青菜,再加點紅色蘿蔔和白色豆乾,不知不覺就吃進多種營養啦!營養師建議每天至少攝取3種顏色的食材,這樣身體才能獲得完整的植物營養素。
想要輕鬆實踐五行飲食,可以參考這個搭配表格:
五行顏色 | 代表食材 | 營養功效 | 常見台灣吃法 |
---|---|---|---|
綠色 | 地瓜葉、空心菜 | 護眼、強化骨骼 | 燙青菜淋蒜蓉醬油 |
紅色 | 番茄、紅蘿蔔 | 抗氧化、保護心血管 | 番茄炒蛋、紅蘿蔔炒肉絲 |
黃色 | 南瓜、玉米 | 提升免疫力、助消化 | 南瓜濃湯、玉米排骨湯 |
白色 | 山藥、白蘿蔔 | 潤肺、調節免疫力 | 山藥排骨粥、蘿蔔貢丸湯 |
黑色 | 黑木耳、紫菜 | 排毒、補鐵 | 涼拌黑木耳、紫菜蛋花湯 |
早上趕時間的話,可以學學台灣早餐店的聰明吃法,買個全麥吐司(黃)夾鮪魚(黑)和生菜(綠),再配杯豆漿(白)就是基本款五行早餐。午晚餐更簡單,自助餐夾菜時記得挑不同顏色的配菜,像我們台語說的「食五色,顧健康」,滷味攤選食材時也可以特別挑海帶、白蘿蔔、玉米筍這些天然色系的食材。
外食族想落實五行飲食其實不難,夜市逛一圈就能找到好多選擇。蚵仔煎有青菜(綠)、雞蛋(黃)和蚵仔(黑),再加碗四神湯(白)和紅燒肉(紅)就是完美組合。記得營養師提醒的關鍵:每餐盡量讓餐盤像調色盤一樣豐富,顏色越多元營養越均衡,不用刻意計算份量,自然就能吃到身體需要的各種營養素。
最近好多朋友都在問「達五行適合誰?這些族羣最需要補充」,其實達五行這種綜合性營養補充品,特別適合現代人忙碌的生活型態。台灣人工作壓力大、外食比例高,常常營養不均衡,這時候補充達五行就能幫身體打好底子。不過到底哪些人特別需要呢?讓我們來仔細分析一下。
首先就是上班族,特別是那些天天加班、三餐老是在外的OL和工程師。這些人常常為了趕案子隨便吃個便當就打發一餐,長期下來維生素和礦物質攝取都不夠。再來是銀髮族,隨著年紀增長,身體吸收營養的能力變差,但需求卻沒減少,這時候就需要額外補充。還有孕婦和哺乳媽媽,一人吃兩人補,營養需求是平常的1.5倍以上呢!
族羣 | 主要需求 | 建議補充時機 |
---|---|---|
上班族 | 維生素B群、鎂、鋅 | 早餐後或午休時間 |
銀髮族 | 鈣、維生素D、Omega-3 | 隨餐服用吸收較佳 |
孕產婦 | 葉酸、鐵、DHA | 分早晚兩次補充 |
健身族 | 蛋白質、支鏈胺基酸 | 運動後30分鐘內 |
素食者 | 維生素B12、鐵、鋅 | 與維生素C一起補充促進吸收 |
另外像是健身愛好者和素食者也都很適合。健身的人因為運動量大,需要更多蛋白質和胺基酸來修復肌肉;而素食者容易缺乏某些只能從動物性食物獲取的營養素,比如維生素B12。其實不只是這些特定族羣,現在空氣污染嚴重、食物營養價值下降,就連一般人也該考慮適度補充。不過要記得,營養品終究是輔助,均衡飲食還是最重要的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