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風水玄學

酉未時光:你不知道的台灣老故事 | 酉未年出生?這些事你一定要知道 | 酉未時辰養生法,中醫師親授

最近在整理電子郵件時發現「酉未」這個關鍵字特別有意思,原來是跟時間管理有關的小技巧。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遇過Gmail信箱爆炸的情況?特別是那些訂閱電子報、促銷郵件,不知不覺就佔掉好多空間。其實用「酉未」時段(下午5-7點)來整理郵箱超有效率,這時候腦袋還清醒,但又不會被工作訊息轟炸,可以好好處理堆積的郵件。

說到Gmail整理,分享幾個台灣人常用的分類法:

分類方式 具體做法 適合時段
標籤顏色管理 用不同顏色標記工作/私人/重要郵件 酉未時段
自動過濾規則 設定促銷信自動歸檔到特定資料夾 任何時間
定期清理 每月15號刪除超過1年的舊促銷郵件 酉未時段

最近發現很多人會把Gmail當成雲端硬碟用,其實這樣很容易讓信箱變慢。特別是收到那種「12 يورو كم ريال」的外幣換算通知信,或是「تحويل اليورو إلى ريال」的國際交易紀錄,這些都可以設定自動轉存到Google雲端,不用全部塞在收件匣裡。台灣的上班族最懂,下班前的酉未時段把這些瑣事處理掉,晚上才能真正放鬆。

有時候會收到朋友轉寄的「Gmail – bezpłatne miejsce」這類波蘭文的儲存空間通知,雖然看不懂但大概知道是說免費容量要滿了。這時候與其放著不管,不如趁酉未時間順手清理,把大型附件下載後刪除郵件。台灣濕氣重,電子信箱跟衣櫃一樣,定期整理才不會發霉啊!

酉未

酉未是什麼?台灣人不可不知的傳統時辰小知識

大家有沒有聽過長輩說「酉時」、「未時」這種時間說法?其實這是台灣傳統的十二時辰制,跟現在24小時制不太一樣。以前沒有手錶的時候,祖先們都是用這種方式來記錄時間的,連農民曆、拜拜時辰也都會用到,可以說是台灣文化裡很重要的時間觀念呢!

想知道您2025年的運勢嗎?

免費線上占卜,查看您的本年運程,掌握未來發展!

免費AI八字算命排盤

十二時辰對照表

時辰名稱 現代時間 常見生活場景
子時 23:00-01:00 熬夜追劇、夜市收攤
丑時 01:00-03:00 深夜值班、嬰兒夜奶
寅時 03:00-05:00 早起運動、傳統市場開市
卯時 05:00-07:00 學生上學、早餐店最忙時段
辰時 07:00-09:00 上班族通勤、廟宇早課
巳時 09:00-11:00 辦公室開會、菜市場人潮
午時 11:00-13:00 午餐時間、正午太陽最烈
未時 13:00-15:00 午休結束、下午茶時段
申時 15:00-17:00 放學時間、黃昏市場開張
酉時 17:00-19:00 下班尖峰、晚餐準備
戌時 19:00-21:00 家庭聚會、八點檔播出
亥時 21:00-23:00 夜市熱鬧、睡前追劇

說到酉未這兩個時辰特別有意思,酉時就是傍晚5點到7點,這個時間在台灣超級重要,因為剛好是大家下班放學的時間,路上車水馬龍,媽媽們也忙著準備晚餐。而未時是下午1點到3點,就是我們常說的「睏未時」啦!這個時間最適合睡午覺,很多老一輩的台灣人都會堅持要睡個午覺,說這樣對身體比較好。

這些時辰不只是時間的代號,還跟台灣人的生活習慣、養生觀念息息相關。像老一輩常說「申時茶」,就是指下午3-5點喝茶最好;「卯時起床」則是清晨5-7點起床最健康。現在很多養生節目或農民曆還是會用這些時辰來建議作息時間,真的很有智慧呢!

最近有朋友問我:「何時是酉未時?一天中這個時段最適合做什麼?」其實這跟傳統的十二時辰有關,在台灣還是有不少長輩會參考這個來安排作息。酉未時指的是下午5點到7點這段時間,剛好是太陽準備下山、天氣開始轉涼的時刻,也是上班族準備下班、家庭主婦開始煮晚餐的黃金時段。

說到酉未時最適合做什麼,我自己覺得這段時間特別適合做這幾件事:

活動項目 具體內容 適合原因
準備晚餐 採買食材或簡單料理 市場人潮較少,食材新鮮又便宜
輕度運動 散步、太極或瑜伽 氣溫適中不易中暑
整理環境 收納衣物、澆花 光線充足又不會太熱
親子互動 陪小孩寫作業或玩耍 下班後難得的家庭時間

特別要提醒的是,酉未時雖然天氣轉涼,但夏天還是要注意防曬。像我阿嬤就常說這段時間是「日頭落山前的迴光返照」,紫外線其實還是很強。如果是想運動的人,建議可以選在6點過後,等太陽真的西沉再開始會比較舒服。

另外這個時段也是傳統上認為「陽氣轉陰」的過渡期,有些老人家會建議不要在這時候剪指甲或洗頭,雖然現代人可能覺得沒什麼科學根據,但當作一種生活趣味也不錯啦!我自己倒是很喜歡利用這段時間把陽台的花草整理一下,順便看看夕陽,感覺整天工作的疲勞都消散不少。

酉未

為什麼老一輩常説酉未時要避開重要決定?這個習俗其實跟傳統的「時辰禁忌」有關,老一輩的人相信某些時段磁場比較混亂,做決定容易出錯。台灣人常説的「酉未時」就是指下午5點到7點(酉時)和下午1點到3點(未時),這兩個時段被認為是「陰陽交接」的時刻,老人家總會提醒我們這時候別簽合約、別做重大投資,連搬家都要避開。

先來看看這兩個時段在農曆中的意義:

時辰 對應時間 陰陽屬性 民間禁忌
未時 13:00-15:00 陽轉陰 易有口舌是非
酉時 17:00-19:00 陰氣初生 決策易失誤

老一輩的經驗談不是沒有道理,從現代角度來看,這兩個時段剛好是人體生理時鐘的低潮期。未時是午飯後的消化時間,腦袋容易昏沉;酉時則是下班前的疲勞高峰期,注意力最不集中。我阿公就常説他年輕時在酉時跟人談生意,結果迷迷糊糊簽了吃虧的合約,後來才發現條文有問題,從此特別忌諱這個時段做決定。

這種忌諱也反映在台灣的婚喪喜慶習俗裡,像訂婚儀式很少選在未時舉行,就是怕新人之後容易吵架。有些公司老闆開重要會議也會刻意避開這兩個時段,寧可提早或延後。雖然年輕人可能覺得這是迷信,但仔細想想,這些「禁忌時段」剛好跟現代醫學認知的「生理低潮期」不謀而合,或許老祖宗的智慧真的有它的道理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