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研究中醫經典的朋友,應該都聽過《金匱要略講話》這個主題吧!這部東漢張仲景的著作,可以說是中醫臨床的寶典,裡面記載了好多實用的診療方法。今天就想來跟大家聊聊,為什麼這本古籍到現在還是這麼多人研究,連倪海廈老師都特別錄製影片來講解。
先來看看《金匱要略》裡面幾個重要的內容分類:
篇章類別 | 主要內容 | 臨床應用重點 |
---|---|---|
臟腑經絡先後病 | 病因病機理論 | 辨證論治的基礎 |
痙濕暍病 | 外感病症治療 | 發汗與利水的時機判斷 |
百合病 | 情志相關疾病 | 養陰清熱的獨特療法 |
說到這個,不得不提蘇寶剛教授在YouTube上講的《金匱要略》論治癥瘕累積,他把書裡治療腫塊、積聚的方法講得超清楚。像是用桂枝茯苓丸加減來化瘀,或是大黃蟅蟲丸對付久瘀,這些方子到現在門診都還很常用。
胡希恕先生的《金匱要略》學習筆記也超受歡迎,他把仲景的用藥思路整理得超有系統。比如說治療水飲病,書裡強調「病痰飲者,當以溫藥和之」,這個原則在現代治慢性支氣管炎、胃下垂都還是很管用。最近在PTT的heart版看到有人在討論金匱講師的教學,大家都說能把這麼難的古文講得讓學生聽懂,真的不簡單。
富國書店出的那套《中醫經典名家名師講堂實錄》裡面,收錄了好多當代名家講解《金匱要略》的內容。特別是講到虛勞病那篇,現代人工作壓力大,很多亞健康狀態都能用裡面的小建中湯、黃耆建中湯來調理。劉從明編的《金匱要略白話圖解》也很適合初學者,把那些難懂的脈證都用圖表表現出來,像是「寸口脈沉而遲」這種描述,配上圖解馬上就明白多了。
中醫學生必看!金匱要略到底在講什麼?這本被稱為「方書之祖」的經典著作,其實是張仲景《傷寒雜病論》的雜病部分,專門講解內科雜病的診斷與治療。對於正在學中醫的你來說,搞懂金匱要略絕對能讓臨床功力大升級!它不像傷寒論那樣專注外感病,而是把各種疑難雜症的分型、用藥都整理得清清楚楚,根本就是古代版的臨床指南啊。
金匱要略全書共25篇,從中風、血痹到婦人病都有涉獵,最厲害的是它提出的「辨證論治」原則。比如說遇到水腫病人,書裡會教你怎麼區分風水、皮水、正水、石水,每種類型該用什麼方子,完全就是手把手教學。而且裡面的方劑像桂枝茯苓丸、當歸芍藥散這些,到現在中醫師都還在天天用,效果真的有夠神!
重點篇章 | 主要內容 | 經典方劑舉例 |
---|---|---|
痙濕暍病 | 講解抽搐、中暑等急症 | 瓜蔞桂枝湯 |
百合病 | 情志失調導致的精神症狀 | 百合地黃湯 |
痰飲咳嗽 | 各種痰證的辨治 | 小青龍湯 |
婦人妊娠病 | 孕婦常見病症處理 | 當歸散 |
讀金匱要略最讓人驚豔的是,它把複雜的病理用超生活化的比喻講解。像是把水氣病分成「風水」「皮水」就像在區分颱風天積水跟地下室滲水一樣貼切。而且書裡超多實戰技巧,比如教你用小便顏色深淺判斷黃疸病情,這種臨床小撇步現在看還是超實用。難怪都說讀透金匱要略的中醫師,看診時根本自帶X光機功能,病人哪裡有病氣一眼就能看穿!
金匱要略何時讀最有效?老中醫的學習時機建議
最近好多中醫系學生同自學中醫嘅朋友都問我,到底咩時間讀《金匱要略》效果最好?其實呢本經典嘅學習真係要講究時機,唔係死記硬背就得。老中醫們成日話,學中醫要順應自然節律,連讀書都要揀對時間先至入腦。
根據幾位資深中醫前輩嘅經驗,早晨5點到7點(卯時)係最適合讀《金匱要略》嘅時段。呢個時候陽氣初升,頭腦清醒,記憶力特別好,而且中醫理論中「肺朝百脈」,清晨正係肺經當令,對於理解經文中嘅氣血運行概念特別有幫助。下晝3點到5點(申時)膀胱經旺盛,都係另一個適合溫故知新嘅時段,因為膀胱經主一身之陽,呢個時候複習可以加深對病症辨證嘅理解。
至於點樣安排學習進度,可以參考下面呢個老中醫推薦嘅時間表:
時段 | 建議內容 | 學習重點 |
---|---|---|
5:00-7:00 | 精讀原文 | 理解條文基礎含義 |
15:00-17:00 | 案例分析 | 結合臨床應用加深記憶 |
20:00-21:00 | 筆記整理 | 歸納當日學習疑點 |
要注意嘅係,夜晚9點後就唔建議再啃書啦!中醫講究「陽入於陰」,太夜讀書反而會耗傷陰血,搞到第二日精神更差。有位老師傅同我講,佢當年學《金匱》嘅時候,堅持清晨讀兩個鐘,然後落診所實戰,夜晚只做簡單整理,咁樣持續半年就已經掌握到七八成精髓。
另外季節都好重要,秋天對應肺經,特別適合研讀《金匱》中關於咳嗽、痰飲嘅章節;而春天肝氣旺盛,就可以專注學習婦科同情志相關嘅內容。有位台北嘅中醫師分享,佢每年立秋後都會重新溫習《金匱》嘅痰飲篇,發現每次都有新嘅臨床體悟,真係好神奇。
為什麼現代中醫師還在研究金匱要略?
講到中醫經典,大家可能馬上想到《傷寒論》,但其實《金匱要略》這本東漢張仲景寫的寶典,到現在還是很多中醫師的必讀書目。你可能會好奇,都2025年了,為什麼現代中醫師還在研究金匱要略?這本書到底有什麼魔力讓大家這麼著迷?其實啊,這本書就像中醫界的武功秘笈,裡面記載的方子和理論經過1800年驗證,到現在臨床還是超級好用!
《金匱要略》最厲害的地方在於它把各種疑難雜症分門別類講得很清楚,像是內科、婦科、外科都有專門章節。現代中醫師在看一些複雜病症時,常常會翻這本書找靈感。比如說現在很多人有的自律神經失調,書裡講的”百合病”就超像,用裡面的百合地黃湯加減效果很好。而且這本書的用藥很精簡,通常五六味藥就能搞定,不像現在有些方子動輒十幾味,這對講求精準治療的現代中醫來說超有參考價值。
金匱要略特色 | 對現代中醫的幫助 |
---|---|
病症分類清晰 | 快速對應現代疾病 |
用藥精簡 | 減少藥物交互作用 |
理論扎實 | 作為診斷基礎 |
臨床實證 | 直接應用於治療 |
另外啊,現在中醫界很重視”經方”,就是這些古代經典藥方。《金匱要略》裡記載的方子像是桂枝茯苓丸、溫經湯,到現在還是婦科常用藥。有些老中醫甚至說,把這本書讀透,臨床功力直接提升50%。而且現在中醫科學化研究,很多學者回頭去驗證這些古方的效果,發現真的很有科學依據,這讓年輕中醫師更願意去深入研究。
這本書還有一個特點是它講很多”未病先防”的概念,跟現在預防醫學的潮流完全吻合。比如說書裡講怎麼透過飲食和生活習慣調整來預防疾病,這些觀念放到現在一點都不過時。現代中醫師在看亞健康狀態的病人時,常常會參考裡面的養生理論,教病人怎麼調整體質。所以說啊,這本老書不是過時,反而是太先進了,難怪大家一直研究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