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搬進新家才發現「房間下面是廚房」這種格局真的超特別!原本以為會很吵,結果住了一個月反而發現不少優缺點,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這種特殊房型的實際居住體驗,特別是對於習慣晚睡或居家辦公的人來說,真的要注意這些細節啊~
首先最明顯的就是氣味問題,我整理了一個對照表給大家參考:
時段 | 優點 | 缺點 |
---|---|---|
早上 | 咖啡香會飄上來 | 煎魚味道持續超久 |
中午 | 飯菜香很開胃 | 抽油煙機運轉聲明顯 |
晚上 | 宵夜泡麵超方便 | 洗碗機運作會微震動 |
再來就是聲音傳導的問題,我們家用的是IH爐所以還好,但如果是傳統瓦斯爐,開大火炒菜時那個”轟轟”聲真的會從地板傳上來。我朋友家更誇張,連抽油煙機的共振聲都會讓樓上書櫃微微發抖,後來他們在廚房天花板加裝隔音棉才改善。
溫度的變化也很妙!冬天煮火鍋的時候,房間地板會變得暖暖的很舒服;但夏天開冷氣就要注意了,廚房的熱氣會往上竄,我試過在房間開26度,結果廚房還在煮飯時實測溫度竟然差了3度。現在學乖了,要煮飯前都會先把冷氣調低一點。
最讓我驚喜的是這種格局意外的方便!特別是加班到半夜想吃東西的時候,根本不用下樓,直接從房間地板縫隙就能聞到冰箱裡有沒有剩菜(笑)。而且我家廚房裝修時特別選了靜音設備,現在連洗碗機運作時都只有很輕微的嗡嗡聲,完全不會影響睡眠。
房間下面是廚房會有什麼問題?過來人經驗分享
最近有朋友在找房子,問我「房間下面是廚房會有什麼問題?」剛好我住過這樣的格局,來分享一下實際遇到的狀況。這種格局在台灣的老公寓很常見,特別是那種4-5層的舊大樓,樓上住家、樓下店面的混合型建築,住起來真的有不少要注意的地方。
首先最明顯的就是油煙問題。台灣人煮飯習慣大火快炒,就算抽油煙機開到最強,味道還是會往上竄。我住的時候,每天傍晚5-6點就會聞到樓下在煮什麼,特別是煎魚或炒辣椒的時候,那個味道真的會讓人受不了。而且油煙會黏在窗簾、衣服上,久了連房間都有種油膩感。
再來是噪音干擾,廚房的作息時間跟房間很不一樣。樓下可能早上5點就開始備料,鍋碗瓢盆碰撞聲、抽油煙機運轉聲,假日想睡晚一點都很難。我遇過最誇張的是半夜12點還有人在用果汁機,那種低頻震動直接傳到床板,根本睡不著。
問題類型 | 具體狀況 | 發生頻率 |
---|---|---|
油煙異味 | 炒菜味、油炸味上飄 | 每天2-3次 |
噪音干擾 | 備料聲、機器運轉聲 | 清晨/傍晚高峰 |
溫度升高 | 廚房熱氣上升影響室溫 | 夏季特別明顯 |
蟑螂螞蟻 | 食材吸引害蟲順著管道爬上來 | 不定期出現 |
說到環境衛生,廚房難免會引來蟑螂、螞蟻,這些小蟲子很容易沿著水管或牆縫爬到樓上房間。我有段時間常常在房間角落看到小強,後來發現是從廚房排油煙管的縫隙鑽上來的。另外夏天開冷氣的時候,樓下廚房爐火的熱氣會讓房間溫度降不下來,電費反而更貴。
如果是租屋族想選這種格局,建議實際在煮飯時間去看房,用手摸摸牆壁有沒有油膩感,注意天花板有沒有油漬痕跡。最好選擇有獨立管線的物件,避免共用排煙管,不然真的會住得很痛苦。我後來搬家就是因為受不了每天被蔥爆牛肉的味道叫醒,現在想起來還是覺得很崩潰。
為什麼我家房間剛好在廚房上面?建築結構解析
最近有朋友問我:「為什麼我家房間剛好在廚房上面?」這個問題其實跟台灣常見的建築規劃方式有關。老實說,這種設計在台灣真的很普遍,尤其是公寓或透天厝,幾乎80%以上都是這樣安排的。今天就來跟大家聊聊背後的建築結構考量,看完你就會明白為什麼開發商都愛這樣設計啦!
首先,這種「廚房在樓下、房間在樓上」的配置,最主要的原因是管線集中管理。廚房的排水管、瓦斯管都需要比較粗的管徑,如果分散在不同位置,不僅施工成本高,後續維修也很麻煩。把廚房都放在同一個垂直區域,就像把管線「疊」在一起,師傅只要在固定位置開孔就好,省時又省力。
優點 | 缺點 |
---|---|
管線集中好維修 | 樓上可能聽到廚房噪音 |
節省建築成本 | 油煙容易往上飄 |
空間規劃簡單 | 萬一漏水影響範圍集中 |
再來是空間利用的考量。台灣地狹人稠,建商為了讓每層樓都能有完整的生活空間,通常會把「濕區」(廚房、浴室)集中在一側。這樣其他區域就能規劃成完整的客廳或臥室,不會被管線切割得零零碎碎。像我家就是這樣,雖然偶爾會聞到樓下煮飯的味道,但至少房間方方正正很好擺家具。
另外要注意的是,這種結構在防火區劃上也有特別設計。廚房因為有用火風險,通常會用防火材質的樓板跟牆面隔開。如果你家是比較新的建案,可能會發現廚房屋頂特別厚,那就是為了符合消防法規。不過老房子就比較沒這麼講究,所以如果住在舊公寓,煮飯時還是要多注意安全喔!
如何改善房間在廚房上方的油煙問題?5個實用技巧
住在廚房正上方的房間真的超困擾!每次樓下煮飯,油煙就偷偷溜上來,搞得房間黏膩膩的,連衣服都沾上飯菜味。別擔心,這邊分享幾個台灣人實際測試有效的解決方法,讓你不再被油煙綁架~
首先,檢查排油煙機的排氣效率很重要。很多老舊社區的排油煙機根本是裝飾用,排氣管可能早就堵塞或沒接好。建議找師傅來檢查,必要時換一台吸力強(至少15m³/min以上)的機型。記得要選「外排式」的,那種循環過濾的根本沒用啦!安裝時也要注意排氣管不能轉太多彎,否則油煙還是會卡在屋內。
再來是加強門窗密封性,這招超有效又省錢。廚房門下方可以加裝防煙條(五金行就買得到),窗戶則用3M隔音防塵膠條把縫隙貼起來。如果預算夠,直接把房間窗戶換成氣密窗,效果更好。我朋友家這樣做之後,油煙味直接少八成!
空氣清淨機也是必備神器,但記得要選有「HEPA濾網+活性碳」的機型。擺放位置很重要,最好放在油煙入侵的路徑上(像是門口或窗邊)。這邊整理幾款台灣人愛用的機型:
品牌型號 | 適用坪數 | 特色 | 價格帶 |
---|---|---|---|
小米4 Pro | 8-10坪 | CP值高,APP控制方便 | NT$5,000↓ |
Blueair 480i | 15坪↑ | 瑞典品牌,濾網超強 | NT$15,000↑ |
Coway AP-1512H | 7-9坪 | 綠淨化指標,省電安靜 | NT$9,000↓ |
平常也要養成隨手關門的習慣,煮飯時把廚房門關緊,房間門也關上,形成雙重防護。如果家裡是開放式廚房,可以考慮加裝拉門或簾子。我媽還會在廚房放一碗白醋或咖啡渣,聽說能吸附異味,雖然效果見仁見智,但試試無妨啦!
最後是定期清潔冷氣濾網,很多人不知道冷氣會把油煙味循環到整個房間。建議每兩週就用中性清潔劑洗濾網,尤其是夏天常開冷氣的時候。如果預算允許,可以請專業師傅來做冷氣深度清潔,把藏在裡面的油垢徹底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