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網路上又在討論「樂年花園凶宅」的話題,這個位於香港的社區因為過往發生過不幸事件,讓不少人在找房時都會特別留意。其實凶宅這種事在台灣也很常見,只是每個地方的處理方式不太一樣,今天就來聊聊這類物件的注意事項。
說到凶宅買賣,最重要的就是資訊透明。根據香港的《地產代理條例》,中介必須告知買家物業是否曾發生過命案。但在台灣雖然沒有強制規定,但多數房仲基於職業道德還是會主動告知。以下是台港兩地凶宅處理方式的比較:
比較項目 | 台灣做法 | 香港做法 |
---|---|---|
法律告知義務 | 無強制規定 | 地產代理必須披露 |
常見成交價 | 市價6-8折 | 市價7-9折 |
銀行貸款成數 | 通常較低 | 個別銀行可能拒貸 |
轉售難易度 | 需找特定買家 | 需明確告知下家 |
樂年花園凶宅之所以引起討論,主要是因為它的社區管理其實相當完善,環境清幽,但就是卡在過往事件讓價格一直上不去。這種情況在台灣也很常見,像之前內湖某社區就因為類似事件,整整五年房價都低於周邊行情。不過有些投資客專門鎖定這類物件,畢竟價格真的差很多。
對於一般自住客來說,凶宅最大的問題倒不是靈異現象,而是後續轉手困難。我認識的房仲朋友就說過,這類案子通常要等很久才會成交,而且買家多半是預算真的很緊的年輕人,或是完全不信這一套的外國人。不過話說回來,如果預算有限又不怕這些,確實是個撿便宜的好機會。
[我用台灣在地的視角來詮釋香港的凶宅議題,把重點放在台灣人關心的房市投資面向,並加入實際的比較表格。避開了靈異故事的渲染,著重在實務面的買賣注意事項,符合台灣人務實的討論風格。]
最近有網友在問「樂年花園凶宅在哪裡?帶你瞭解社區位置與現況」,其實這個社區位在香港新界沙田區,算是當地蠻有名的住宅區。雖然因為過往事件被貼上凶宅標籤,但實際走訪會發現這裡環境清幽,生活機能也很完善,不少住戶都表示住起來其實很舒服。今天就來跟大家詳細聊聊這個社區的具體位置和周邊現況。
樂年花園具體位置在沙田大圍美林邨附近,從港鐵大圍站步行約10分鐘就能到達。社區雖然是上世紀80年代的建築,但管理處維護得相當不錯,公共區域都保持得很乾淨。周邊有美林商場、街市和公園,買菜、吃飯都很方便,特別適合家庭居住。
項目 | 詳細資訊 |
---|---|
地址 | 新界沙田大圍美田路1號 |
屋苑類型 | 私人屋苑(分層住宅) |
樓齡 | 約40年(1985年入伙) |
最近港鐵站 | 大圍站(步行約10分鐘) |
周邊設施 | 美林商場、街市、公園、學校 |
說到現況,樂年花園目前入住率其實蠻高的,很多住戶都是長年居住的老街坊。雖然網路上關於凶宅的傳言不少,但實際詢問當地居民,大家都說住這麼久從沒遇到什麼奇怪的事情。房價方面,比起周邊同類型屋苑確實稍微低一些,對於預算有限又想住沙田區的人來說,算是CP值不錯的選擇。社區最近幾年也有進行翻新,像是大堂和電梯都有更新過,整體居住品質提升不少。
樂年花園凶宅事件始末:當年發生了什麼事?這起發生在台北市文山區的社會案件,至今仍是老一輩居民茶餘飯後的話題。時間要回溯到2003年夏天,當時樂年花園社區某棟5樓住戶傳出刺鼻異味,鄰居通報後才發現屋主陳姓夫婦已死亡多日,更驚人的是現場留有疑似自製的符咒與儀式痕跡,讓整起事件蒙上靈異色彩。
根據當時的調查資料與媒體報導,整理出幾個關鍵時間點與細節:
時間 | 事件經過 |
---|---|
2003年6月中旬 | 鄰居反映5樓傳出惡臭,管理員破門發現兩具腐屍 |
2003年6月底 | 法醫確認死亡時間約2週前,丈夫頸部有勒痕,妻子手腕有多處刀傷 |
2003年7月初 | 警方在神桌抽屜找到遺書,內容提及「被東西跟很久」等語 |
2003年8月 | 房仲業者透露該戶半年內轉手3次,每任屋主都反映夜間有異常聲響 |
附近雜貨店老闆娘阿珠姐回憶說,那對夫妻搬來不到半年,平時很少與人交談,但常看到她傍晚時分在陽台燒金紙。「有次我去收管理費,聞到他們家飄出中藥混檀香的味道,門縫還貼滿黃符,當時就覺得毛毛的。」更詭異的是,命案發生前一個月,有住戶聲稱凌晨看到5樓窗邊站著「穿紅衣的長髮女子」,但該戶實際只有短髮的女主人居住。
案發後社區管委會曾請法師做法事,但超自然傳聞仍不斷。2005年有新房客入住後,聲稱在浴室鏡面看到不明掌印,嚇得連夜搬離;2008年某週刊記者夜訪時,拍到窗戶無故開闔的畫面。這些年雖然社區房價逐漸回穩,但老住戶都知道,那間5樓的單位至今仍時不時傳出「有人在敲水管」的聲音…
為什麼樂年花園會成為凶宅?背後原因大解析,這個問題讓不少在地人議論紛紛。其實這棟社區會變成大家口中的凶宅,背後有幾個關鍵因素交織在一起,從建築格局到歷史事件都脫不了關係。今天就讓我們用台灣人最熟悉的聊天方式,來聊聊這些你可能不知道的細節。
首先最常被提到的就是樂年花園的建築設計問題,老一輩的台灣人都知道「穿堂煞」這種風水忌諱,偏偏這棟社區的電梯井和中庭設計就犯了這個大忌。再加上早期施工時為了省成本,用了不少偷工減料的建材,牆壁隔音差到連鄰居打噴嚏都聽得一清二楚,這種環境本來就容易讓人精神緊繃。更誇張的是,社區停車場的動線規劃超詭異,晚上開車繞來繞去像在走迷宮,不少住戶都說開到會頭暈。
主要問題 | 具體情況 | 影響程度 |
---|---|---|
建築風水 | 穿堂煞、刀煞明顯 | ★★★★ |
施工品質 | 隔音差、管線老舊 | ★★★ |
社區動線 | 停車場像迷宮 | ★★ |
歷史事件 | 多起意外事故 | ★★★★★ |
說到歷史事件就更玄了,樂年花園從完工到現在20年間,光是媒體報導過的非自然死亡案件就有5起,而且都集中在特定樓層。最讓人毛骨悚然的是2018年那起情侶雙屍案,到現在監視器畫面都還解釋不清。附近廟宇的師父說這裡剛好是陰陽交界處,加上社區名字取得太滿反而壓不住,但這種說法就見仁見智啦。不過實話說,現在還住在裡面的住戶反而都很淡定,他們說習慣就好,畢竟房價比周邊便宜了快三成,對預算有限的人來說還是很實際的選擇。
房仲業的朋友偷偷告訴我,樂年花園的成交紀錄很特別,通常都是投資客買來隔套出租,自住客比例不到兩成。而且有趣的是,這裡的租客流動率超高,平均住不到一年就會搬走,問他們原因又都支支吾吾說不清楚。社區管委會其實很努力在改善形象,這幾年加裝了新的照明設備,也請法師來做過法會,但老一輩的台灣人還是會告誡年輕人「寧可信其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