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紅豆怎麼來的?原來這顆小豆子有這麼多故事
大家吃紅豆湯的時候有沒有想過「紅豆怎麼來的」呢?這顆在台灣甜品界超受歡迎的小豆子,其實從種植到收成都有不少有趣的知識。紅豆正式名稱叫做「赤小豆」,是豆科植物的一種,在台灣主要產地集中在屏東、高雄一帶,特別是大寮區更是有名的紅豆產地喔!
紅豆的生長過程其實蠻特別的,從播種到收成大概需要90-120天。農民通常會在秋冬季節種植,因為紅豆喜歡涼爽的氣候。有趣的是,紅豆植株開的花是黃色的,等到花謝了才會長出豆莢,裡面就包著我們熟悉的紅豆啦!收成的時候整株植物都會變成金黃色,看起來超漂亮的。
說到紅豆的品種,台灣常見的主要有這幾種:
品種名稱 | 特徵 | 主要用途 |
---|---|---|
高雄8號 | 顆粒大、顏色鮮紅 | 煮紅豆湯、做餡料 |
台南5號 | 皮薄易煮爛 | 製作紅豆沙 |
大寮紅豆 | 香氣濃郁 | 高級甜品專用 |
紅豆在台灣飲食文化中佔了超重要的位置,從冬至吃的紅豆湯圓、夏天消暑的紅豆牛奶冰,到日式鯛魚燒的內餡,處處都能看到它的身影。而且紅豆不只美味,營養價值也很高,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膳食纖維和鐵質,是素食者很好的營養來源呢!
台灣的紅豆農其實面臨不少挑戰,像是進口紅豆的競爭、氣候變遷影響產量等等。現在越來越多農民轉型做有機栽培,或是發展觀光採豆體驗,讓大家更了解這顆小豆子是怎麼來到我們餐桌上的。下次吃紅豆的時候,不妨多想想這背後的故事喔!
紅豆是誰最早發現的?原來古人這樣用,這個問題其實可以追溯到好幾千年前呢!講到紅豆的歷史,最早應該是在中國南方被發現的,考古學家在浙江餘姚的河姆渡遺址就挖到過碳化的紅豆,算一算都有七千多年歷史囉。古人超會利用紅豆,不只是拿來吃,還有很多你想不到的用途喔!
說到古人怎麼用紅豆,真的是創意無限!最早當然是當成糧食啦,紅豆營養豐富又容易種,在《齊民要術》這本古書裡就有記載種紅豆的方法。不過最特別的是,古人還把紅豆拿來當藥材,《神農本草經》就寫紅豆可以”除濕熱、利小便”,中醫師到現在都還在用呢。另外啊,紅豆因為顏色鮮豔,古代女生還會拿來做胭脂,根本就是天然化妝品嘛!
朝代 | 紅豆用途 | 相關記載 |
---|---|---|
新石器時代 | 主食 | 河姆渡遺址出土碳化紅豆 |
漢朝 | 藥材 | 《神農本草經》記載藥效 |
唐朝 | 化妝品 | 仕女用紅豆製作胭脂 |
宋朝 | 點心 | 開始出現紅豆沙、紅豆湯等甜食 |
紅豆在台灣的發展也很有趣喔!早期移民帶來的紅豆品種,在台灣南部特別適合種植,像萬丹紅豆就是出了名的好吃。阿嬤那個年代,紅豆不只是煮甜湯,還會拿來做紅龜粿、包粽子,過年過節絕對少不了。現在更不用說,紅豆冰、紅豆餅這些小吃,根本就是台灣人的共同記憶啊!講到這裡突然好想吃一碗熱騰騰的紅豆湯圓…
什麼時候開始種紅豆?台灣紅豆產季大公開
台灣的紅豆可是在地好滋味,不管是煮紅豆湯還是做紅豆餅都超對味!但你知道農民們都是什麼時候開始種紅豆的嗎?其實啊,台灣紅豆的種植時間跟產季可是有大學問的,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這個小知識。
紅豆在台灣主要分兩期作,最適合種植的時間是每年的9月到隔年2月。這個時間點剛好避開颱風季節,天氣又不會太熱,紅豆寶寶們才能長得頭好壯壯。特別是在南部地區,像是屏東、高雄這些地方,因為冬天比較溫暖,紅豆長得特別好,所以我們常吃的紅豆很多都是來自南台灣喔!
來看看台灣各地紅豆的種植時間跟產季吧:
地區 | 播種時間 | 採收時間 | 特色 |
---|---|---|---|
屏東 | 9-11月 | 12-2月 | 全台最早收成,豆粒飽滿 |
高雄 | 10-12月 | 1-3月 | 產量最大,品質穩定 |
台南 | 11-1月 | 2-4月 | 甜度較高,適合做甜點 |
雲林 | 12-2月 | 3-5月 | 豆香濃郁,煮湯最對味 |
農民們在種紅豆的時候可是很講究的,要選排水好的田地,還要控制好種植密度。太密的話紅豆會長不好,太疏又浪費土地。通常播種後大概3-4個月就可以收成了,這段期間要特別注意病蟲害的問題,像是紅豆最怕的薊馬跟葉蟬,一不小心就會把整片田都毀掉。
說到紅豆的品種,台灣主要種植的是「高雄9號」跟「台南5號」,這兩個品種都是經過改良的,特別適合台灣的氣候。高雄9號的豆粒比較大,適合直接煮來吃;台南5號則是甜度高,拿來做紅豆餡超適合。下次買紅豆的時候可以注意一下包裝上的品種標示喔!
紅豆到底是什麼?從植物學角度告訴你
每次吃紅豆湯或紅豆餅的時候,你有沒有想過這些小小的紅豆到底是什麼來頭?其實紅豆在植物學上屬於豆科植物的種子,正式學名叫做「赤小豆」(Vigna angularis),跟我們常吃的綠豆、黃豆都是親戚啦!不過紅豆特別的地方在於它那鮮豔的紅色種皮,這可是它最招牌的特徵喔。
紅豆的植株長得蠻可愛的,是一年生草本植物,會開黃色的小花。成熟後的豆莢裡面通常會有5-12顆紅豆,這些豆子曬乾後就是我們在市場上看到的樣子了。台灣很多地方都有種紅豆,特別是高屏地區,因為紅豆喜歡溫暖的氣候,台灣的環境剛好很適合它生長。
紅豆小檔案 | 說明 |
---|---|
學名 | Vigna angularis |
科別 | 豆科 |
原產地 | 東亞地區 |
主要營養成分 | 蛋白質、膳食纖維、鐵質 |
常見用途 | 甜湯、餡料、糕點 |
說到紅豆的構造也很有趣,最外層是我們看得到的紅色種皮,裡面才是真正的豆子。種皮含有豐富的花青素,這就是為什麼紅豆煮久了湯會變紅的原因。而且你知道嗎?雖然我們都叫它紅豆,但其實它的顏色從深紅到紫紅色都有,不同品種的顏色深淺會有點差別。下次吃紅豆的時候,不妨仔細觀察一下它的顏色和形狀,會發現每顆紅豆都長得不太一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