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好多朋友都在問關於車庫面積的問題,特別係買新屋或者想改建車庫嘅時候,真係要好好規劃一下。車庫面積唔單止影響到可以停幾多部車,仲關係到收納空間同日常使用嘅便利性。台灣常見嘅車庫設計其實有好多種,下面我就整理咗一啲實用資訊俾大家參考。
首先講下一般住宅車庫嘅標準尺寸,通常單車位車庫面積大概係3.6米寬、6米深,雙車位就大概係6米寬、6米深。不過呢個都係基本款,實際仲要考慮你架車嘅大小同埋會唔會擺放其他雜物。好似我鄰居陳太太咁,佢架七人車比較大架,結果個車庫門成日都差啲刮到,真係好麻煩。
車位類型 | 建議最小寬度 | 建議最小深度 | 適合車型 |
---|---|---|---|
單車位 | 3.6米 | 6米 | 一般房車 |
雙車位 | 6米 | 6米 | 兩部房車 |
大型車位 | 4.2米 | 7米 | SUV/七人車 |
而家好多新建案嘅車庫都開始會做到4米寬,特別係新北同桃園嗰邊,因為而家啲人買車越買越大架。我表哥上個月先同我抱怨,話佢個車庫得3.5米寬,每次停車都要好小心,仲要預留空間開車門,真係好唔方便。所以如果你係買預售屋,真係要睇清楚圖面上面標示嘅車庫面積,最好拎把拉尺去現場度一度先。
另外有個小貼士,就係車庫唔好淨係諗停車,仲要預留行路空間同收納區。好似我阿媽咁,佢個車庫一邊整咗個工具櫃,另一邊放咗啲園藝用品,結果架車停入去之後,成日都要側身先出到嚟。建議最少要留返60公分嘅走道空間,咁樣先唔會用到咁辛苦。而家仲流行一種設計係將車庫同工作間結合,咁就要預留更大嘅面積先夠用。
講到車庫改建,最近政府放寬咗一啲規定,但係都要注意法定嘅建蔽率同容積率。我朋友阿明就試過冇申請就自己加大車庫,結果被檢舉要拆返,真係好慘。特別係台北市嘅老社區,好多時車庫都係違建,買二手屋嘅時候真係要特別小心呢個問題。
最近有朋友在問「車庫面積怎麼算?教你快速計算的3個小技巧」,其實不管是買房附車位還是自建車庫,掌握正確的丈量方式超重要!尤其台灣很多老社區車位畫得歪七扭八,自己學會算才不會被建商或仲介話術唬弄。今天就來分享幾個實用方法,讓你輕鬆搞定車庫坪數問題。
首先最基礎的就是拿出捲尺實際測量,記得要量「淨空間」喔!也就是牆面到牆面的實際可用範圍。很多人會忘記扣除樑柱或水管佔用的空間,這邊特別整理常見的車庫尺寸對照表:
車位類型 | 標準長度(m) | 標準寬度(m) | 建議最小面積(坪) |
---|---|---|---|
平面車位 | 5.5~6.0 | 2.5~3.0 | 4.5 |
機械車位 | 5.0~5.5 | 2.2~2.5 | 3.8 |
子母車位 | 11.0~12.0 | 3.0~3.5 | 8.0 |
第二招是善用建物謄本或權狀資料,通常上面會記載「專有部分面積」。不過要注意這個數字可能包含公設分攤,建議對照平面圖確認實際範圍。像我們社區就有住戶發現權狀寫6坪,實際量起來只有5坪出頭,原來被灌了停車場走道的公設比例。
最後推薦用手機APP輔助測量,現在有些建案測量軟體可以直接拍照計算空間尺寸。前陣子幫親戚看中和的預售屋,就是用APP發現號稱5坪的車位實際只有4.2坪,當場請建商重新調整合約內容。記得要選擇有雷射測距功能的專業APP,一般修圖軟體的測量功能誤差會比較大。
為什麼我家車庫總是感覺不夠大?常見設計問題解析
每次停車都要喬老半天,後車廂打開還會撞到牆壁?這可能是因為車庫設計時沒考慮到實際使用需求。台灣很多建案的車庫都只做最低標準尺寸,但現代車款越做越大,加上雜物堆積,空間當然不夠用啦!
車庫設計常見問題
最常見的就是寬度不足,標準車位寬度2.5米,但休旅車後照鏡展開就快2米了,根本沒餘裕開門。還有柱子位置太機車,剛好卡在駕駛座旁邊,每次上下車都要練軟骨功。這些問題在預售屋時期很難發現,等實際使用才發現被坑了。
問題類型 | 標準尺寸 | 實際需求 | 差距 |
---|---|---|---|
單車位寬度 | 2.5米 | 3米以上 | 20% |
車道轉彎半徑 | 3.5米 | 4.5米 | 28% |
天花板高度 | 2.1米 | 2.4米 | 14% |
很多人會把車庫當倉庫用,腳踏車、工具箱、換季物品全往裡塞。原本停一台車剛好的空間,硬是被雜物吃掉30公分,當然覺得擁擠。建議可以做頂天立地的收納架,把垂直空間利用起來。另外電動車充電設備也要預留位置,現在沒裝不代表以後不會用。
車庫門的設計也很關鍵,傳統鐵捲門會吃掉天花板高度,改用人字型或滑軌式能多爭取10-15公分。地面材質選防滑的粗面地磚比較安全,特別是雨天輪胎帶水進車庫時。這些細節在裝潢時多注意,以後用起來才不會後悔。
買房是人生大事,車庫空間更是現代家庭不可或缺的配置。買房時該注意的車庫面積標準是哪些?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幾個實用重點,幫助你在看房時不會忽略這個重要細節。
首先要知道車位不是越大越好,重點是要符合實際需求。一般來說,標準車位尺寸約在2.5米寬、5.5米長左右,但實際使用時還要考慮開門空間和走動範圍。如果你家是休旅車或進口車,最好選擇寬度超過2.7米的車位,不然每次停車都會很憋屈。另外要注意車庫高度,現在很多社區地下室限高只有2.1米,但有些休旅車高度就超過1.8米了,加上車頂架根本進不去。
這裡整理幾個常見車位尺寸給大家參考:
車位類型 | 寬度(米) | 長度(米) | 適用車種 |
---|---|---|---|
標準平面車位 | 2.5 | 5.5 | 一般轎車 |
大型平面車位 | 2.7-3.0 | 5.5-6.0 | 休旅車/七人座 |
機械車位 | 2.3 | 5.0 | 小型車(限高1.55米) |
除了車位本身尺寸,周邊環境也很重要。有些建案為了多塞幾個車位,會把車道做得特別窄,轉彎半徑不夠的話,技術再好也會刮到車。建議實際開車去試停看看,感受一下動線順不順。另外要確認車庫出入口高度,有些老社區的坡道太陡,底盤低的車很容易刮到。
停車位的使用權屬也要看清楚。有些建案賣的是「使用權」而非「所有權」,這種車位未來要轉賣會有限制。如果是機械車位,更要問清楚維修責任歸屬和保養頻率,免得買了才發現每個月都要付高額維護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