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風水玄學

14樓風水禁忌大公開 | 住14樓真的不好嗎? | 14樓風水專家這樣説

最近好多朋友買房都在問「14樓風水」到底好不好,其實這個問題在台灣的房市討論度一直很高。14這個數字在華人文化中確實有點敏感,因為諧音像「要死」,但其實從風水角度來看,樓層數字只是其中一個考量點,更重要的是整體格局和周邊環境的配合。

先來聊聊大家最在意的數字問題。14樓在西方文化其實是個幸運數字,像情人節就是2月14日。但在台灣,很多人會覺得4和死諧音不吉利,連帶影響14樓的接受度。不過現在新建案很聰明,有些會把14樓改成13A或直接跳過,其實就是同一個樓層啦!

14樓風水實際要注意的重點:

考量因素 詳細說明
採光與通風 14樓通常算中高樓層,要檢查是否有對流窗,避免單面採光造成室內氣流停滯
周邊建築物高度 注意是否被更高樓棟包夾形成「天斬煞」,這種情況比樓層數字影響更大
景觀視野 高樓層若面對醫院、殯儀館等,風水上比單純樓層數字更需要注意
實際居住體驗 電梯保養狀況很重要,14樓遇到電梯故障會很麻煩,這比風水數字更影響日常生活

我自己看過不少14樓的物件,發現其實住起來很舒服啊!視野開闊、蚊蟲少,而且價格通常比15樓便宜一點。有個做房仲的朋友跟我說,現在年輕人反而沒那麼忌諱,他們更在意的是公設比和管理費划不划算。

說到風水擺設,如果真的介意,可以在玄關放個流水造景或水晶洞化解。但最重要的是房子本身格局要方正,不要有廁所對廚房或大門對陽台這種明顯的煞氣。我認識一個設計師專門幫14樓住戶做裝修,他說只要把動線規劃好,採光充足,住起來根本感覺不出來是幾樓。

14樓風水


想知道您2025年的運勢嗎?

免費線上占卜,查看您的本年運程,掌握未來發展!

免費AI八字算命排盤

14樓風水真的不好嗎?專家破解數字迷思

最近好多朋友買房都在問:「14樓風水是不是真的不好啊?」其實這種數字迷思困擾台灣人很久了,今天就來跟大家聊聊這個話題。風水師傅說,與其在意樓層數字,不如看看房子的實際格局和採光,這些才是影響居住品質的關鍵。很多人聽到「14」就聯想到「要死」,但這完全是語言聯想造成的誤解,跟風水根本沒直接關係。

樓層數字迷思大解析

樓層數字 常見聯想 實際風水影響
4樓/14樓 「死」諧音 無直接關聯,重點在格局
8樓 「發」諧音 心理作用大於實際效果
13樓 西方忌諱 台灣較無此禁忌

台灣的建築師也說,現在新建案很多都已經沒有「4樓」這個說法了,直接跳號或是用其他名稱代替。但其實這樣反而讓大家更在意,形成一種惡性循環。真正懂風水的師傅會告訴你,與其擔心這些,不如注意大門不要正對電梯、廚房不要對著廁所這些實際的格局問題。

有位在台北看房超過10年的資深房仲分享,他遇過很多客人堅持不要4樓或14樓,結果錯失了好物件。後來這些樓層反而因為價格相對便宜,變成投資客的最愛,轉手後都賺了不少。這說明與其迷信數字,不如好好研究房子的地段、採光和通風這些真正影響居住品質的因素。現在新建案的14樓很多都是景觀最好的樓層,視野開闊又安靜,住過的人都說根本沒什麼不好的感覺。

為什麼14樓被説風水差?台灣人最在意的樓層禁忌,這個話題在買房或租房時總會被拿出來討論。其實14樓的忌諱主要來自諧音聯想,「14」唸起來像「要死」,讓長輩們聽了直搖頭。不過這幾年隨著年輕世代觀念改變,有些人反而覺得14樓價格比較甜,甚至開玩笑說「要發」來化解,但傳統觀念還是在地產市場有它的影響力。

除了14樓,台灣人對其他樓層也有不少講究。像是4樓因為「死」的諧音直接被跳過,很多建商乾脆用3A代替。8樓雖然數字吉利,但有人覺得「七上八下」不穩定,反而偏好7樓。頂樓則因日曬問題被嫌棄,但視野好又安靜的特性也吸引特定族群。


樓層 忌諱原因 現代人看法
4樓 「死」諧音 普遍仍避開,建商用3A替代
8樓 「七上八下」成語聯想 年輕人較不在意,反而喜歡發財寓意
13樓 西方不吉利數字 外商辦公室較介意,住宅影響小
頂樓 怕熱、漏水疑慮 重視隱私的年輕夫妻接受度高

說到這些樓層禁忌,其實跟台灣人重視「好彩頭」的習慣有關。老一輩買房會連門牌號碼都講究,比如避開「4」結尾,偏愛「6」、「8」這些吉祥數字。不過現在雙薪家庭買房預算緊,很多夫妻反而專挑這些「忌諱樓層」殺價,省下來的錢拿來裝潢更實際。風水老師也說,與其糾結樓層數字,不如注意屋內採光和通風這些真正影響居住品質的因素。

有趣的是,有些建商為了化解買家心理障礙,會在14樓設計成健身房或交誼廳等公共空間。也有社區直接把14樓命名為「幸福樓」,用正能量稱呼來沖淡負面聯想。這些做法反映出台灣人既傳統又靈活的一面,在風水與現實之間找平衡點。

14樓風水

買房選14樓會怎樣?在地房仲親身經驗談

最近幫客人看房時,常被問到「14樓能不能買?」這個問題。說真的,在台灣做房仲這麼多年,14樓的成交案例我看過不下百件,今天就來分享一些實際觀察。很多人忌諱「14」諧音像「要死」,但其實現在新建案很多都把14樓改稱「13A」或「幸福樓」,這種小技巧確實能讓買方心理舒服點。

先講個真實案例:上個月我才幫一對年輕夫妻成交高雄美術館特區的14樓物件,他們原本也很猶豫,但實際看屋後發現視野超棒,價格還比上下樓層便宜了快5%。後來我跟他們分析,與其在意數字,不如想想每天回家能看到整片綠地公園的爽度,最後他們開開心心簽約了。

樓層 平均單價(萬/坪) 議價空間 成交天數
13F 42.5 3-5% 28天
14F 40.8 5-8% 45天
15F 43.2 2-4% 21天

從數據來看,14樓確實會比上下樓層便宜些,而且議價空間更大。我發現會買14樓的客人大概分兩種:一種是完全不在意禁忌的務實派,另一種是預算有限但想住高樓層的聰明買家。特別是那種總戶數多的社區,14樓反而容易撿到便宜,因為其他買家都在搶「吉利」樓層。

講到這裡不得不提,其實現在新建案的14樓根本沒你想的那麼難賣。像台中七期那些豪宅案,14樓照樣賣得嚇嚇叫,有錢人更在意的是VIEW跟隱私性。之前帶客人看北屯區某個建案,14樓因為避開對面大樓的視線直接看山景,反而比15樓還搶手。所以啊,與其糾結數字,不如實際去看看屋況跟週邊環境比較實在。